
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浪潮中,作为一名国家电网公司的员工,有幸以“大国工匠”培育对象的身份,分享我与产改共成长的故事。
国家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不仅是对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迫切需求,更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根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发布,明确到2035年培养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万名左右省级工匠、5万名左右市级工匠的目标,这给产业工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光明的未来。
我的成长,离不开产改的助力。正是在这一政策下,我从一名变电值班员转变为网络安全管理员,从一名对计算机充满热爱的中专生成长为国家电网公司首席专家。产改不仅推动了企业技术革新,更为我个人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坚信,只要每一个电力人多一些努力、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坚持,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在产改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的重要性。作为国网公司首席信息安全督查专家、电力网络安全的守护者,我肩负的责任重大。不仅要持续提升个人技能水平,更要引领行业发展,才能担起行业网络安全的“顶梁柱”。在产改的推动下,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席专家柔性团队等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我所在的团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网络安全奖项10余项,团队成员10余人获得巴渝青年技能之星、国网技术能手、渝电工匠等荣誉。这一项项荣誉,即产改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鲜活实例。
在产改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创新的重要性。2023年,某装备集团遭受勒索病毒攻击,我们团队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成功恢复了被加密的数据,避免了数亿元的损失。团队持续攻克勒索病毒数据救援关键技术,连续5年现场支撑重庆市网络安全攻防演习,受到市级部门的认可。多年来,我们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累计挖掘并整改系统漏洞500余个,为电网与网络安全融合发展,以及冬奥会、大运会等保电工作提供坚强保障。这一项项成果,即产改激发创新活力的生动体现。
在产改中,我有幸与2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工人,一起走进清华大学,参加由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与清华教授、院士等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这不仅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让我领略到更高层次的知识,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在逐梦网络强国的征途上,产改让我倍增信心和决心。
在产改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传承与协作的力量。产改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团队的提升和技术的传承。在劳模创新工作室中,我带领团队成员开展技术攻关,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通过师徒结对、技术交流、项目实践等方式,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网络安全技术人才。他们中有的已经成长为团队的核心骨干,有的在全国性的网络安全竞赛中崭露头角。这种传承不仅让团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更让工匠精神在我们团队中生根发芽。
在产改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领域也面临着日新月异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坚持不断学习,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技术研讨等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技术水平。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国际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种持续学习的精神,让我在产改中始终保持竞争力,也为团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我与产改共成长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产业工人与产改共成长的一个缩影。未来已至,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在产改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为电力网络安全保驾护航,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伟大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