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重要体现。能源行业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先导行业,电力产业工人是能源行业最重要的人才支撑。聚焦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平台搭建、权益维护,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电力产业工人队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团结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电力产业工人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以能源转型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所在、底气所在。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引领,坚定产业工人的理想信念,才能把广大产业工人的共识凝聚起来、力量汇聚起来。一是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产业工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持续强化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进班组。持续加大产业工人党员发展力度,提升产业工人党员比例。二是树立职业荣誉感。广泛开展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产业工人树立“工匠精神”,塑造“人人争当工匠、人人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聚焦电力保供中心工作,围绕特高压入渝、迎峰度夏保供电等重点任务,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公司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增强产业工人的使命感与自豪感。三是加强文化浸润。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送文化到基层活动,将党和国家重要方针、公司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及时有效传递给广大职工。大力繁荣职工文化创作,深化“渝电之光”职工文化品牌建设,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中国梦·劳动美”系列活动。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职工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以院线电影《怒吼》的成功案例为样板,打造更多展现产业工人精神风貌的文艺作品。
聚焦能力素质提升,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随着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成功投运,重庆电网迈入“特高压时代”。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背景下,电网形态、市场业态、行业生态都在发生剧烈变化。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迫在眉睫。一是系统构建技能培训体系。高质量建设“重庆电力工匠学院”,深化全员培训,壮大高技能电力人才队伍,推动一线电力产业工人由“工”变“匠”。实施夯基固本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全方位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深化“求学圆梦行动”,推进产业工人技能学历双提升。二是畅通职工成长成才通道。深化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优化组织模式和用工方式,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助力员工成长成才。畅通多元职业通道,构建“领导职务、职员职级、科研、技能”四通道并行互通的人才发展体系,激发员工扎根一线、扎根专业干事创业的热情。三是强化劳模先进选育。建立劳模先进人才梯队储备库,健全劳模先进评选机制,坚持将劳模先进推荐和评选向产业工人倾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实开展劳模“四进”、职工“四学”和“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
搭建建功立业舞台,发挥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产业工人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核心主体,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为广大产业工人搭建建功立业舞台,能充分激发其创新创造力,为企业注入改革发展的新动能。一是搭建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积极承办“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举办新员工技能大比武,以赛促练、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围绕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建设等,开展“主营”业务技能竞赛、“关键”业务知识竞赛和“专题”劳动竞赛,推动竞赛与阶段任务相结合,引导职工立足岗位“比学赶帮超”。二是搭建职工技术创新平台。大力支持职工技术创新,每年安排不低于公司研究经费的10%用于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有序发展,有序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职工技术创新工作联盟。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联盟示范作用,持续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四技五小两比”等活动。三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大与知名高校合作力度,深入推进校企战略合作,在科研资源共享共建、科技创新合作攻关、能源领域战略研究以及人才交流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高端产业工人培养与重大课题攻关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转机制。
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与幸福感。权益保障是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维护职工切身利益,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才能让产业工人真正安心扎根岗位,以饱满热情投入生产建设。一是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进一步提高优秀产业工人在各级党代会、职代会、工代会、团代会代表中的比例,将劳模工匠列席参加各级各类大会纳入制度性安排。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中严格履行民主程序,依法保障产业工人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深化民主管理工作机制,落实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等权利,建好职工之家、职工小家。二是落实产业工人经济待遇。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创新创造、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和合理增长机制,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三是健全职工诉求服务体系。丰富职工诉求收集途径,深入了解职工需求,精心设计办实事项目反馈职工诉求,通过公司职代会部署为职工办实事举措。深化董事长(党委书记)联络员工作机制,拓宽上下沟通渠道,常态化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将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更强的责任担当,着力建设一流电力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为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磅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中书写电力产业工人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