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地推进农业龙头企业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做大做强“巴味渝珍”特色农业品牌以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推进农业龙头企业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彭万勇 王刚毅


  近日召开的重庆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工作推进大会指出,要推动通道与经贸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枢纽港产业园,推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商贸、农业和矿产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提升通道贸易水平,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推进重庆农业龙头企业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仅可以释放“通道+经贸+涉农产业”国际国内涉农产品双循环联动效应,而且有助于做大做强重庆农产品出口业务,开辟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赛道”。重庆农业龙头企业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还需不断补短板、提能级,尤其需要健全支持制度推进出口业务规模化标准化,拓展服务面向提高农企出口竞争力,增强发展能力壮大涉农经营主体,聚力打造新重庆农业经济增长的通道动力源,筑牢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乡村底色。

  健全支持制度,构建“规划+政策+标准”保障体系。加快编制《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研判全市及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国家(地区)市场资源状况与合作基础,系统设计农产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关键领域、重大举措、实现路径、组织保障和政策组合。制定“一揽子政策”,组织开展农产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情况调研,立足农业龙头企业现状、问题、需求及发展趋势,研判税务、金融、物流、外事、报关等各类政策或工作服务农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情况,制定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的扶持政策。建立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目的地国家(地区)农产品质量标准一致的品控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立农产品安全重点控制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及认证服务体系,对全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尤其在农产品生产、采摘、加工与流通等环节落实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实施最严格品控管理,指导出口企业对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控,并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农产品定制化供应链服务。

  拓展服务面向,构建“媒体+培训+智库”帮扶体系。整合全媒体资源加大农产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宣传力度,强化农产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优势及扶持政策宣传。开设农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营销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编写农产品出口典型案例,对出口实践经验、成功案例、失败案例进行总结,提炼其他国家(地区)农产品出口的经验做法,归纳盈利模式和出口策略,培育出口典型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智库服务,组建重庆农产品外贸专家团队或智库,多渠道动态采集出口目的地国家和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市场国家的农业资源、产业政策、贸易战略、消费需求等关键信息,深度整理、挖掘、研判农产品出口政策及市场信息,为农企出口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增强发展能力,筑牢“产业+产地+品牌”赋能体系。实施“新重庆农业强市工程”,培育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重庆土特产科技创新平台赋能产业发展,引进国内外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升柑橘、榨菜等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和精深加工能力,尤其要培育和壮大西部陆海新通道涉农产品集散地市场功能。支持区县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升级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一带一圈三极”示范区,布局开县春橙、梁平柚、忠县忠橙、潼南柠檬、云阳椪柑、奉节脐橙、巫溪蜜柚、巫山脆李、永川黄瓜山梨等优质水果“产业带”,做大做强忠县豆腐乳、涪陵榨菜、武隆羊肉、丰都鲟鱼、石柱莼菜特色农产品“生态圈”,建设秀山金银花、城口老腊肉、荣昌猪“三极”高地,夯实特色产业基础,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并政策性鼓励“一带一圈三极”农业龙头企业集群抱团出海。此外,实施农产品品牌振兴工程,以“巴味渝珍”为基础打造“新重庆·新农品”品牌,引导农企实施品牌提升战略,政策性激励申报“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推动全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年度排行榜研制及发布,持续提升重庆特色农产品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美誉度。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文理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22SKGH363成果)

本版新闻
返回版面
©2000-2014 重庆日报ipaper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