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重庆高新区、德国莱茵TÜV,共建全国首家“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 |
近年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重庆工程职院”)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紧密围绕重庆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与特色,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共生共长,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深化“五金”建设
紧贴产业需求育人才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重庆工程职院斩获金奖6项、银奖3项、铜奖5项。其中,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实现“五连冠”,5G组网与运维赛项荣获“三连冠”,金奖获奖数量位居重庆市高职院校榜首。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重庆工程职院代表队以4项金奖并列全国职业院校金奖数量第一位。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总决赛中,以1金1银2铜的优异成绩首次捧得大赛“优胜杯”。
赛场上接连不断夺金捧杯,是重庆工程职院以高水平办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跨越式提升的力证。
近年来,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重庆工程职院瞄准产业需求,聚焦内涵建设,以“五金”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大改革”,让人才培养内循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
“学校紧密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需求,坚持‘双业紧密对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专业建设思路,按照‘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两翼建设为依托、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校企协同为路径、以持续改进为保障’的人才培养理念,持续完善‘产业—专业—课程—教材—基地—师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志刚表示。
“五金”建设非一日之功,学校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通过深入实施学科专业迭代升级行动,建好一批匹配需求、要素聚集的特色“金专业”;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提质行动,开发一批对接岗位、数智融合的“金课程”;实施教材数字化升级行动,打造一批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优质“金教材”;实施实训基地更新行动,打造一片场景真实、开放融合的“金基地”;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师德高尚、技艺精湛、充满活力的“金师资”。
五大行动精准发力,“五金”建设掷地有声。学校建成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出版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4本,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
融汇“科”与“教”
高标准科技创新促进产业振兴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渗透势不可挡,推动科研与教育、产业的全面融合势在必行。
2017年,重庆工程职院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为名誉院长,推动重庆市首个高职院校“院士工作站”成功落地。
以院士工作站为依托,重庆工程职院构建并推行“院士领衔、高校助力、团队攻关、服务产业”科教融汇“四步走”行动战略,着力打造科教融汇新范式。
2020年,重庆工程职院院士工作站入驻四川新都,与四川利兴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以“联合生物加工处理餐厨垃圾”项目为重点的绿色循环科技产业园,搭建人才培养与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2022年,学校联合重庆高新区、德国莱茵TÜV,共建全国首家“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并入驻重庆西永,全过程对接成渝及周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助力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
学校在四川新都、重庆西永的两大应用型科研基地建设,扎牢了产教融合根基,打通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后一公里”。
学校以两大基地为依托,以实质项目为牵引,聚焦“绿色+智能”双领域,与刘人怀院士团队开展科研合作,通过“揭榜挂帅”形式带动教师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已组建专业应用技术研发与服务团队6个、“企业教授工作室”“企业博士工作站”等20个。
目前,学校授权专利数量累计达2800余件,发明专利620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92件),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尤其是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及装备研发团队在全国首创了“联合生物加工工艺技术”,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技术服务团队成功研发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空气悬架系统、车辆动力电芯等6项产品。
数据显示,近5年来,学校建成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8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24年,立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总量位列重庆市高职高专第一名。
深融“产教城”
高质量产教融合服务发展大局
2023年7月,重庆工程职院联合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德国莱茵TÜV集团、重庆理工大学等50余家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发起成立重庆高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同年8月,重庆工程职院与中国移动、重庆大学等企业、院校牵头组建全国信息通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落地生根,是重庆工程职院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有力印证。
念好产教“融”字诀,本身就是一场深层次改革,而强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是促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所在。
据统计,学校组建1个国家级职教集团、2个市级市域产教联合体、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市内外400余家企业开展合作,与45家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与华为、新大陆等龙头企业共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5个。
一直以来,重庆工程职院坚持围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依托产教融合各类平台,主动服务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产教城“深融”行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按照“围绕产业,服务区域,聚焦园区,精耕企业”的产教城深融思路,重庆工程职院聚焦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系统推进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整合校企双方资源,开发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形成“一院多基地”实训基地集群;主动对接区域专精特新企业,探索“一专一企业”校企定点合作机制,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定点合作模式。
产教融合之路走深走实了,必将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从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目前,学校与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汽车检测应用技术推广中心”“工业互联与智能检测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等8个成果转化平台,以及30个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助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近年来,学校累计开展科技攻关1100余项,到账经费近0.85亿元,服务企业经济效益产值达15.8亿元。
与“产”共舞、与“城”共兴。重庆工程职院党委书记易俊表示,学校将不断提升联合体、共同体建设能级,着力构建产教城互动发展新格局,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职业教育更大力量。
李治鹏 冯焰勇 图片由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