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美丽重庆建设以数字赋能小农户有效对接电商大市场以“四个着力”全方位构建互嵌式发展环境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用社会美育助推人民城市建设

 

以“四个着力”全方位构建互嵌式发展环境

王永强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西部地区要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互嵌,积极构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发展环境。

  着力推进空间互嵌促融合。空间的全方位嵌入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基础。一要推动物理空间重构。以有利于实现各民族互嵌交融为理念,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精准配置各项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以物理空间的优化,缩小服务各族群众的半径,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理空间。二要保障流动空间畅通。加强“一站式”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各社区、各乡镇建立为民服务站,保障各族群众平等进入城市、融入城市。三要引领数字空间共享。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和智慧乡村建设,借助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平台优势,打破技术性、制度性、观念性数据壁垒,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线采集、合理运用人、地、事、物等基本要素,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工作力量纳入网络,以数据畅通促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提升,增强各族群众对城乡治理能力的认可。

  着力推进文化互嵌谋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一要发挥中华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其中,“天下一家”“贵和尚中”的价值观,“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和谐观以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等,高度契合各族人民的文化心理和情感认同,对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二要增强中华文化的情感粘合功能。以增进共同性为原则,寻找和传播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经典故事、生动案例,挖掘整理各地关于民族交融汇聚的民族交流史,通过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和民族文化艺术展等,发挥中华文化的情感粘合功能。三要发挥中华文化的凝心聚力功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要借助学校、家庭、社区、媒体、社会组织等宣传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拓展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途径,促进各民族在系统化、立体化的文化共享与精神共通中实现文化互嵌。

  着力推进经济互嵌共发展。立足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聚焦各族人民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积极引领经济互嵌发展。一要立足特色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要结合各民族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引领各族人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旅游强国为契机,深化文旅产业融合,把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二要坚持共富共享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各族群众在经济层面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资源有效供给和充分转换,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果,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共同形成相互依存的互嵌式经济有机体,为建设共富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物质基础。三要强化东西部联动取得新发展成效。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规划,推动东西部联动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兴边富民行动等重大举措,强化各民族地区之间发展的互补性、衔接性、嵌套性,不断实现经济互补、产业协作、利益互嵌。

  着力推进社会互嵌享平等。社会互嵌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条件,有助于促进各族人民平等享有各项发展权利,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社会基础。一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机制。在民族地区要稳步推进“村改居”工作,在社区推行“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党员+N”网格治理模式,积极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民族事务工作、维护民族团结等纳入当地村规民约体系,倡导支持各族群众参与基层自我管理和民主建设。二要优化“民族互帮、城乡互联、干群互系”的就业保障机制。要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为各族群众搭建创业新平台、拓展市场新空间、提供服务新便利。坚持分级分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各族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共享技术技能、共享管理经验。三要完善“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矛盾下沉化”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工作目标,着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组建地方议事团队为抓手,更好履行“人民调解员”职能,把民族团结与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切实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末端,不断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安全稳定基石。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本版新闻
返回版面
©2000-2014 重庆日报ipaper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