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也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国际物流大通道集疏运功能,打造在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高水平现代化物流体系,有利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加快推动“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重庆要明确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战略定位,加快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以物流数字化为动能,打造数智化物流园区。一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物流园区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推进物流数字化建设,构建城市物流园区运行的智能体系。聚焦相关产业,以重庆东部生态城中段的数智产业园为引领,带动重庆数智产业发展,积极融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智能经济、智能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为主导产业,延长长江中下游产业链,加快传统物流产业的改组升级,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二要完善物流园区数字化建设配套设施,打造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新体系。开发广泛融合的“算力+”体系智能硬件设备应用,有效收集和分析城市物流数据的运行状况,重点推动多式联运、国际物流、冷链物流、通关保税等功能性短板设施建设,提升物流枢纽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物流服务质量,提升物流组织管理、运输枢纽、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业水平,实现物流运输的降本增效。三要通过网络化运营,保障物流供应链安全。利用智能化弱电建设提升物流仓储的管理效率,使用实时定位系统追踪和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历史订单数据,预测需求量和优化货物配送路线,提高运输的安全性。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推动物流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
持续完善通道枢纽功能,推动物流枢纽提质升级。一要加强重庆与西部其他省区的合作,提升物流运输网络的共享性。构建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动重庆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与四川、新疆、广西、云南等地的国家物流枢纽合作,加强功能对接、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形成干线支线有机衔接、国内国际协同联动的物流服务网络。优化路海岸联动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机制,统筹规划物流枢纽,加强与沿线企业的合作,共同培育市场主体,推动物流数字化发展。二要优化物流运输结构,提升综合立体交通内畅外联水平。完善物流运输配套设施,提升枢纽对外交通便捷度,依托中欧班列向西拓展中亚、欧洲市场,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南拓展东南亚、南亚市场,打通西部物流运输大动脉,推动重庆从闭塞的内陆腹地向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转变。提升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推动不同运输方式的深度融合,扩大通道服务规模和提升通道服务效率,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兼顾国内市场。发展多式联运,重点是统筹铁、公、水、空四种联运方式,完善重庆“国家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对外货运通道布局,优化运输组织模式。
构建一体化的物流产业格局,提升枢纽经济水平。一要加快物流业态升级。利用好全市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共商共建的工作格局,完善西部地区的物流产业网络建设,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型物流产业。聚焦国家战略,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积极培养引进用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使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加强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推动西部物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二要发挥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优势,延长整个西部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立足物流是实体经济“筋络”的站位,汇聚成渝合力,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化成渝地区物流体系格局,增强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对接国际物流和贸易大通道,促进物流与制造、商贸、金融等产业集聚融合、创新发展。三要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独特优势,提升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能力。推进成渝物流数据大合作,建立新型物流信息交流空间,提升物流数据共享水平,培育发展特色枢纽经济。要利用好成渝两地的科教、人才、创新优势,不断提升成渝两地对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辐射力,以成渝地区经济联动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