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功夫建设山地特色生态之城以数字技术赋能加快创建巴渝和美乡村共建万物和谐美丽重庆的建议

 

以数字技术赋能加快创建巴渝和美乡村

郭永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日召开的美丽重庆建设大会也提出,加快创建巴渝和美乡村,传承弘扬巴山渝水生态文化,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加快创建巴渝和美乡村,要以数智驱动筑牢巴渝乡村生态屏障、以数字引擎激活巴渝乡村生态资源潜能,全面提升巴渝乡村产业全链路数字化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开创宜居宜业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新局面。

  强化“数智治理”能力,迭代升级工作体系

  提质增优数字乡村建设成果,提档升级乡村治理“数智化”水平。大力实施农村网络、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大渝治水”水环境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向乡村延伸。大力推广卫星遥感、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乡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行动,高质量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大力推广永川临江河“PC端+移动App+大屏展示端”三位一体“智慧河长”治理模式、万盛经开区蒲河“线上+掌上+现场”互动治理模式。持续规范业务应用、数学建模、数据计算、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采集流程,深化数字乡村治理工作。充分利用远程监管科技手段,精准锁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问题,智慧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和农村公厕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丘陵山地自然灾害监控预警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点控+线控+面控”乡村水土流失监控模式,实施生态修复民生工程,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乡村综合行政“慧执法”应用,持续打造社区“网格化”管理示范区,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和法治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安定祥和的乡村环境。

  强化“数字资源”能力,迭代升级资源体系

  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入乡,加快推进宽带、5G光纤网络全覆盖。用数字技术记忆巴渝特色乡韵乡愁,用数字化手段刻画山清水秀乡风乡景,打造巴渝乡村数字“富春山居图”。大力推广数字孪生、数字原生、AR/VR/XR等技术,持续打造四面山、金佛山、缙云山、仙女山、巫山十二峰等数字化空间。大力实施巴渝乡村生态资源识别、挖掘、整合等系列资源获取行动,深层次植入IP要素。大力打造缙云山绿色生态网红打卡基地、城口大巴山智慧药谷基地、武陵山辣椒芯片基地。创新应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激活沉浸式乡村旅游资源潜能,联合打造数字乡村科技馆、智慧农业基地、数字康养基地。持续推进数字教育资源入乡,梳理形成乡村文明数字资源共享目录清单,建立乡村数字图书馆,持续提升村民数字化素养。持续提升乡村致富带头人、传统工匠、新乡贤、新农人信息化能力,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强化“数字产业”能力,迭代升级目标体系

  持续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全链路数字化水平,统筹推进县域城乡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推进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低碳绿色能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化改造,大力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产业、休闲农业、金融服务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持续强化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农业领域创新应用,实现现代农业大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决策系统、控制作业系统、数字化订单系统互联互通。持续推动建设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大足智慧桑蚕平台、潼南柠檬大数据等单品种(业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培育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大力培育虚实交互的新型数字乡村文旅产业形态,打造缙云山“雨鸣涧”、巫溪“红池坝”、秀山“拉拉渡”沉浸式旅游新业态。激活Z世代等数字原住民“IP”锚点,延长农事体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研学数字经济产业链。

  强化“数字服务”能力,迭代升级评价体系

  持续完善便捷普惠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大力推进“就近办”“全渝通办”“异地通办”“一网通办”等数字政务建设向乡村延伸,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力推进政务服务系统对接数字医疗、数字康养、数字社保等系统,建立健全服务智慧度、服务协调度、体验舒适度、评价整改度评价机制。持续强化数据逻辑,建立健全“全末端评价+全流程评价+全数据评价”机制,持续完善乡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加快构建跨县域、跨层级、跨部门、跨专业创新创业数字信息共享系统,拓展农民务工增收渠道,创造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持续提升村民QQ群、微信群网络运行环境,高质量缔结乡村感情联谊共同体,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一道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版新闻
返回版面
©2000-2014 重庆日报ipaper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