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的力量助推重庆文化繁荣发展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持续抓好文化强市建设的路径选择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共青团要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王清华


  《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指出,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传导功能,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过程也是文化对话与互鉴的过程。在新的传播生态下,与时俱进的中医药文化要创新传播观念和路径,实现从宣传转向对话,从信息流转向关系网,从利益共同体转向价值共同体,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医药文化传播应从“宣传”转向“对话”。对话的观念要求对话者之间存在共通的意义空间,只有在信念层面开展对话,才能使对话更加持久、稳固和深入。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应较为细致地划分传播范围的层次,有针对性地研究信息接收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进行精准化和分众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也应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加快遴选建设一批融健康养生知识、养生保健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充分利用数字语音、全景影像、三维影像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形成特色突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展示体系。要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具有广泛参与度的实践路径,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方法,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提升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此外,中医药文化若是传入异质文化时,应遵循文化接近性原则,消解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隔阂。

  中医药文化传播应从“信息流”转向“关系网”。社交媒体的盛行,使得“信息如流水,关系为管道”,没有关系,就没有传播。在信息流的传播过程中,意见领域是极为重要的信息节点。可以借助当地意见领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进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具体可以是中医药的疗效、功能以及典型康复病例的传播,增强可信度和传播效果。当前,我们走进了智媒时代,互联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重构了社会关系。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主体也应更加多元,比如医学专业的意见领袖、各种信息平台上的公共意见领袖等,以意见领袖为节点建立多级社会关系网,开启中医药文化传播新路径。此外,还要做好中医药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充分利用可移动及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廓清中医药文化资源现状,凝练推出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和浓厚底蕴的中医药典故和名家故事。

  中医药文化传播应从“利益共同体”转向“价值共同体”。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祈愿,从利益共同体的诉求转向带有凝聚力的价值共同体,是中医药文化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初衷和归宿。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护佑着人们的健康。以中医药文化的叙事来阐释中华文化,讲好中医药文化的故事,是为了更好地讲述中华文化的故事。中医药文化的具体传播机构主要包括中医医院、中医药医学院、中医药研究机构、中医药宣传机构等。此外,中医药的品牌和中医药诊所,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载体,使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饮食起居和节气养生,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在海外,也可以通过中医孔子学院、中医诊所等,以中医药跨文化对话的方式,让更多人通过了解中医药文化,进而了解中华文化,使得中医药文化超越中医药“术”的概念,凝聚价值共同体的力量。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媒介素养科普基地研究员,本文为重庆市教委规划项目:21SKGH022成果)

本版新闻
返回版面
©2000-2014 重庆日报ipaper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