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宝:一朝为医终身磨剑

本报记者 何军林


  人物名片

  刘华宝,重庆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全国名中医、重庆市名中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等,任重庆医科大学、贵阳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等。

  “十里青黄万家笑,孺子牛情家国怀;天职铸就负重行,幸福注定奋斗来。岐黄精华源传承,医学仁术在创新;曲直稼穑君相神,勤耕细播肝病人。”这首出自重庆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刘华宝的诗,是他为民情怀的真实写照。

  长期以来,刘华宝一直致力于中医如何攻克肝硬化,所在肝病科的纯中药治疗肝硬化技术走在了同领域前列,成功救治过无数肝病患者。

  深耕学术苦研临床

  1984年,刘华宝考入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到攀枝花攀钢总医院当了十多年的医生;2001年,转职攀枝花学院教授中医专业六年,重新夯实中医理论基础;2006年,刘华宝的妻子调到重庆,随后他也成为重庆市中医院的一员,而后创立肝病科,既承担临床工作,也投入科研项目中。

  这一路走来,他苦练过硬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肝病专业领域内的中西医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及肝脏疾病发展的新动态,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晚期肝癌及术后复发病人等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注重对中医经典的研读,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紧密结合,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50余篇。

  “一朝为医,终身磨剑,斩去病魔,患者获益。”自踏入杏林那一刻起,刘华宝就告诉自己要多看多读多学,几十年来他几乎翻遍了中药大辞典和相关文献,继承学习了国内60名肝病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名方,在学术和临床方面均有所创新。

  他坚持深耕基础研究,创“肝脾两脏一体,门静脉系肝脏属中医之脾”新论,属脏腑理论研究的新篇章。基于此论,深入探讨气机理论,提出“肝为气之治”新说,构建以肝为中心的“气机升降图”,诠释了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的规律。明确脾主升清止于“膻中”,参与宗气形成。

  在临床研究方面,他构建了“一分阳气,一分气化,一分生机,升太阴厥阴之阳,降太阴厥阴之阴”的温阳化气法新思路,治疗顽固性腹水;悟“胆无补法”之源,启奇恒之府疾病新治;以“肝脾两脏一体”理论指导,创燮理体用、燮理气机、和络逐瘀治疗肝硬化;“肝脾两脏一体,门静脉系肝脏属中医之脾”,开急黄(肝功能衰竭)的分期治疗,初期治脾兼肝,急性进展期治肝兼脾,平台期肝脾兼顾,恢复期治脾兼肝。

  他坚持“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与现代医学相互证同存异,先整体辨证,再局部辨证,推导疾病病机演变规律,结合临床精准用药辨证”的临床思维,在治疗肿瘤、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顽固性腹水等方面有独到的用药经验。

  肝胆相照心系患者

  一年365天,刘华宝坚持上班360天,年门诊量1.6万多人次,主持负责疑难危重肝病中医治疗。

  从医数十年,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都交给了病人。在他心里,没有比诊治病人更重要的事。这些年来,他坚持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做到将心比心,把为病人解决痛苦当作自己终身的责任,始终不负社会和病人所托。“刘医生态度好,医术高,疗效好,还总想着为我们病人节约钱。”刘华宝的医德医术在坊间广为流传,无疑是对他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最佳诠释。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能听到患者对刘华宝说:“刘医生啊,我现在就把自己交给你了哦!”从中,我们听到的是性命相托的信赖。面对这份信赖,他总是竭尽所能,用自己高超的医术施以治疗。这些年来,他与患者真正实现了用心交流,用爱沟通,肝胆相照,性命相托。无论多累多苦,他总是诙谐地说:肝为罴极之本,病人更累;身患重疾,四方求医,病人更苦。

  “肝胆相照,肝胆以络相系,以膜相连,相互络属”,这就是刘华宝和患者关系的写照。他的电话、微信号病人基本都有。

  近年来,刘华宝非常重视中医肝病团队建设和传承工作,通过亲自传授和点拨,真正做到了明医、明德、明理、明术、明业。

本版新闻
©2000-2014 重庆日报ipaper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