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 产教融合虚实一体 提升三峡库区低碳人才供给重庆大学 发挥优势集群发展 深度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重庆高校着力建设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重庆师范大学 创新虚实融合路径 构建数智地理人才培养新体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建设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重庆三峡学院 产教融合虚实一体 提升三峡库区低碳人才供给


  三峡学院开展化工设备仿真模拟实验教学

  去年7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普通本科高校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立项名单》,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牵头申报的“三峡库区低碳技术与服务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成功入选。

  此次入选,充分体现了重庆三峡学院在产教融合和绿色低碳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成效,为服务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三峡库区唯一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始终秉持“立足三峡、服务重庆、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学校紧扣国家“双碳”战略与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学科优势,联合百亿级龙头企业重庆市九龙万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本土骨干企业重庆湘渝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低碳技术与服务产业学院为载体,创新构建“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通过系统化设计、数字化赋能、场景化应用、开放化共享,运用AI与VR技术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碳技术与服务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为三峡库区精准培养高素质低碳技术技能人才。

  该平台的建成,标志着重庆三峡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虚实一体产教结合模式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训,运用AI、VR等前沿技术,有效破解了传统实践实训设备贵、时间紧、风险高等难题。”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学校依托低碳技术与服务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以工程项目为引领、实践操作为支撑,打造了兼具趣味性与安全性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新潜能,同时深化了专业素养培养。该平台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强化了知识应用能力,更紧密契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人才质量培养要求。

  重庆三峡学院在产教融合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依托“天然气制甲醇仿真与实训”“绿色化工过程虚拟仿真”等15项可持续能源化工虚实结合项目,构建了特色化实践教学体系。自2017年实施以来,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持续增强,累计斩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其中《地下水水质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虚拟仿真实验》等2个项目获批重庆市虚拟仿真重点项目,年服务量超1600人次,年均培养本科生560人,并为万州经开区化工企业及重庆市危化监管干部提供专业技术培训350余人次/年,实现了教学成果与社会服务的双轮驱动。

  未来,重庆三峡学院将持续聚焦生态环保、化工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通过深化平台建设、整合优质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开放共享等举措,全面提升“三峡库区低碳技术与服务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学校在低碳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李佳佳 图片由各学校提供

本版新闻
返回版面
©2000-2014 重庆日报ipaper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