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开栏语
时代使命重如千钧,变革重塑引领发展。
加快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是新时代重庆党建工作总目标。今年市委“新春第一会”迭代升级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任务,提出建设“六区一高地”,凸显进一步强化党建统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改革攻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今日起,本报推出“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系列报道,聚焦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党建标志性成果,展现我市推动党建新高地建设的生动图景。
“这次轮到你们发言,说经验、晒成绩哟!”
新年伊始,重庆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在重庆渝州宾馆中华厅举行,市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齐聚一堂,会场座无虚席。会上,万州区、重庆高新区、江北区、沙坪坝区、渝北区、大足区、丰都县、彭水县、市经济信息委、市国资委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介绍改革攻坚突破、激活创新动力、全力拼经济的举措经验,大家对比数据指标、分析问题挑战、研究举措思路。
这些区县和部门何以脱颖而出?
市委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说,评估各区县各部门工作业绩的依据,是一套经过持续迭代完善的评估指标。这一指标体系共有60项,源自重庆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加快建设“六区一高地”,提炼出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五项机制)调度中心工作的关键KPI。
党建统领“885”是重庆把党的领导贯穿事业发展各方面和市域治理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如何推动各项工作,鞭策党员干部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调查。
举措跟着中央走
“如果不是地质工程师和群防员及时预警、镇村党员干部及时组织撤离,后果不堪设想。”站在去年发生大面积滑坡的地质灾害防控点前,武隆区长坝镇鹅冠村村民李治权有些感慨。
去年6月28日6点半左右,鹅冠村长田坎滑坡点发生灾情。因监测预警和转移避险及时,30户51名群众无人员伤亡。
一年来,我市武隆长田坎滑坡、巫溪田茶沟泥石流、忠县老屋嘴滑坡等20起成功预警的案例经验获国家部委点赞,并在全国推广。
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的事。重庆的山地丘陵占市域面积约90%,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特别是三峡库区危岩崩塌隐患点多面广,威胁长江航道和沿线群众安全。
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调研部署,市级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依托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提升三峡库区危岩等地灾防治能力。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建立了一支由近1.5万人组成的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员、地防员队伍,布设智能化监测设备5.35万台(套),覆盖1.2万处地灾隐患点。有关工作指标纳入“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推动地灾隐患实现闭环管理。去年,全市成功预警和处置地灾险情37起,避免了860余名受威胁群众因灾伤亡。
不仅仅是库区地灾防治工作,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等重大部署,都纷纷植入党建统领“885”的因子。
市委办公厅党建统领“885”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重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重庆全局性工作逐项分解到党建统领“885”中狠抓落实,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一贯到底。
干部围着难点转
“我们拿到新的批件了!实现了‘开门红’!”
前不久,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庆首个I类创新型生物药——赛立奇单抗注射液,继去年拿到适应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获准上市批件后,又获得适应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批件。
“仅一年左右就顺利获批,至少节省了一半时间。这离不开市区多个部门的全力支持。”公司副总经理戴力说。新药审评期间,巴南区主要领导加强一线调度,企业所在的重庆国际生物城成立工作专班,全程对接各职能部门;市药审中心驻厂服务,具体指导相关业务;市药监局有关负责人带队赴京对接协调,加速推动产品评审……
生物医药是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416”科技创新布局的重要“棋子”。“因为这款药的重要意义,我们将企业诉求纳入‘八张问题清单’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应用中。”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举措加速优化了重庆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目前,位于巴南区的重庆国际生物城汇集了130多个医药项目,在研创新药达到56个,进入临床有24个,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支撑。
以数据流打通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以党建引领驱动干部积极作为、推动问题闭环解决,正在成为全市各区县和部门推动重点工作的重要方法。
3月21日早晨8点,科学城北碚公司企业服务部已有不少工作人员在忙着整理当天的任务清单。9点,部门负责人程元卓牵头召开例会,将相关企业的诉求落实到专人对接协调。
“每个项目都有AB角全程跟进。事项无论大小,只有一件件办好才能让企业无忧。”程元卓说。
春节后刚复工,恒舰高端摩托车研发生产总部基地项目负责人就给他打来电话,反映企业一批建筑材料无法进场,项目施工眼看要中断。程元卓立马对接协调其他项目的施工方“匀”出一些设备和人力。两小时后,一批设备、材料和工人就到了恒舰项目的工地。
仅2024年,北碚区就为辖区规上工业企业配备了440余名服务专员,“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累计录入服务登记2705条,办结率达100%。
作为“五项机制”中“三服务”机制中的一项,“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已成为重庆加强党建统领“885”、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标志性成果。随着机制不断完善,一大批企业、群众、基层的诉求得到闭环落实和妥善解决。
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金名片”,“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实现阶段性目标,“一件事”改革进展迅速,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如今的巴渝大地,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
在党建统领“885”驱动下,全市党员干部比学赶超、担当奋进,争做实现目标的贡献者、实干争先的引领者、攻坚克难的奋进者,决不当拖后腿的畏难者、躺平者。
工作循着民声干
“大剧院附近的江滩公园内,有不少游摊占位拉客收费拍照。”日前,有群众通过重庆市“民呼我为”平台反映问题。平台收到留言并核实后,及时转江北区核查办理。很快,江滩公园占位摄影、秩序混乱等问题得到稳妥解决,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重庆市“民呼我为”平台整合12345热线、全市“互联网+督查”平台,在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搭建起“连心桥”。群众只要打开“民呼我为”手机应用,录入照片和视频,简单几个字反映问题,就能参与城市管理和发展。
截至去年底,“民呼我为”已受理涉及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民生诉求90.98万件,办结89.69万件,满意率超过88%。“民呼我为”应用,成为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原来一进医院就是各种检查,打挤不说,还费钱。”69岁的市民张顺燿说起以前的看病经历,就觉得“负担重、心很累”。
不过,最近一次他由市里一家医院转到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时发现,各种重复检查不用做了,医院直接通过云平台调阅最近一次检查的原始影像就行了。这不仅为张顺燿节约费用600多元,还节省了候诊时间。
曾经,医院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不能互认,重复检查给看病群众带来不少烦恼。市级有关工作专班在汇集梳理民生诉求时发现,医检互认是民意的焦点,于是推动将其纳入“八张问题清单”。
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主要是各医院检验技术标准和质量不统一,互认项目待梳理,业务流程也需再造。
怎么解决?市卫生健康委等有关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全市联通120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统一标准、结构、质量的数据库,打造数字医学影像云平台,同时推出“医检互认”应用,统一了80项医学影像检查互认项目标准,涉及诊疗中大部分常用、高频、高值检查项目,打破各医院之间的“信息孤岛”。
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院长张华介绍,医检互认在市人民医院试行一年,互认量累计近万次,直接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280余万元。在全市层面,数字化影像医检互认量已超80万人次。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渝悦养老、渝童守护、川渝通办……随着更多重点专项纳入党建统领“885”,群众的一大批急难愁盼得以解决,重庆这座超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之路也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