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法律明白人”开展“六诊”服务,与村民在香樟树下议事。 |
将改革进行到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获评全市改革创新奖银奖,涉外法治工作等22项改革得到中央政法委、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和市委领导肯定或在全国性、全市性大会上交流发言,39项改革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市委、市政府刊载推广……一份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背后,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勇于探索、唯实争先的真实写照,也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年份。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改革部署,立足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司法行政所能,以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破难题、增动力、添活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夯实法治根基。
深化重点布局
以法治守护人民高品质生活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近年来,市司法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制定改革方案、明确改革任务、落实改革举措,蹄疾步稳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把改革蓝图化为现实。
在高位谋划上,建立“局领导领衔+专项小组统筹+重点专班推进”工作机制,构建“四个一批”推进体系,有效运行清单管理、专班推进、双月调度、动态晾晒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闭环落实。
改革的深化需要法治来规范和保障。市司法局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不断加强创制性立法、持续健全立法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优化规范性文件管理,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法治建设,关乎民生福祉。
“执法队员定期在人流密集、消费集中的区域开展全方位的集中执法,居住在这里更安心、舒心了。”9月23日,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组织街道执法队、市场监管所、城管执法四大队等执法力量集中开展“街安计划”暨“大综合一体化”执法行动,街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受到周边群众一致好评。
从多个部门分头查到一支队伍综合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正是市司法局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这项行政执法改革围绕执法队伍、执法事项、执法监管、执法监督、执法平台五个“大综合一体化”关键变量着力推进,构建起职能清晰、队伍精简、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新格局,如今已在全市1031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开。
近日,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一辆摩托车的乘坐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执法人员依据相关规定,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的委托执法功能模块,对该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我们将‘执法+监督’数字应用打造为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平台,监管检查、处罚办案、执法监督三大功能已投入运行。”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市乡镇街道执法人员通过应用累计开展执法活动17万余次,其中行政处罚39886件次,行政检查135906户次。
公平正义,民之所向。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即是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
过去,遇到餐饮行业收费问题,群众只能通过向行业主管部门投诉或者司法途径解决,繁琐的程序加上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让大部分人“望而止步”。现在,北碚区群众周先生通过法治观测点反映,很快便收到了该区政务服务办的问题处理结果。
这得益于市司法局创新实施的基层法治观测点(员)制度,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
除此之外,制定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修订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和听证程序规定、推动普遍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一件件创新举措出台,让执法更透明、行政更高效。
赋能发展大局
以法治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亏渝北区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前不久,重庆市首起涉知名商标不正当竞争行政复议案在渝北区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成功化解,重庆某发动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难掩激动之情。
公正高效、利企护企,行政复议已然成为助力擦亮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字招牌”的重要方式。这离不开市司法局持续推进的行政复议护企专项行动,通过涉企行政复议“三跨三办”(即“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构建“全案快办、疑案专办、要案督办”的层级办案模式)机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如今,全市31个区县政务服务大厅、4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034个司法所均已设立行政复议惠企便民联系点或受案窗口。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940件,共为企业挽回损失1.08亿元。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然。面对企业的更高法治需求,更有力度的改革举措持续聚焦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推动出台《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重庆市税费征管和服务保障办法》,开展不平等对待企业规章、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将创新“惠企政策包”精准推送至369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以立法稳企,打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会同市工商联设立8个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以依法护企,打造严格规范的执法环境。
开展“律企携手 法润渝商”专项服务活动、推广“公证+”涉企服务新模式、探索“1+4+2”(1名律师带队指导4名学生对口服务2个企业)精准普法机制……以利企便民,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水平。
加快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培育、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试点建设、提升涉外商事纠纷解决能力……以强化涉外法治,提升对外开放的法治化水平。
适应时代变局
以法治推进社会高效能治理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眼下,我市法律服务工作者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奔走在田间地头帮群众化解矛盾纠纷,通过线上解答法律咨询,又或是开设法律知识讲座……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近年来,市司法局聚焦惠民便民,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11257个村(社区)全覆盖设立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村(居)法律顾问服务24.47万件,“重庆村居法务”应用覆盖群众270.3万,累计提供法律服务102万件次。
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支撑是基层,最突出的矛盾也集中在基层。市司法局则通过深化调解制度改革,实施多元调解“融网进楼”改革专项行动,优化依法解纷调解力指数,构建起大调解体系。
在忠县,满载“情、理、法”的“人民调解直通车”下沉到村、组、户;在江津区夏坝镇,矛盾纠纷在“只跑一处”矛盾化解中心“一站式”调处化解……一个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进行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同样,一处处普法阵地、一场场普法宣讲,让人们直接触摸到司法行政改革带来的法治获得感——
荣昌区龙集镇抱房村,别致的农家小屋、敞亮的农家庭院,配上法治文化墙、法治宣传栏等,让农家庭院披上法治“外衣”。
位于九龙坡区桃花溪畔的民主法治街区,设立民法广场、法治步道、民主步道、法伴人生长廊等,让市民在休闲娱乐中学习到法律知识。
江北区五里店司法所开办的“香樟树”法治夜校,有效实现普法教育常态化和长效化。
城口县明通镇“三人锣鼓”非遗传承队更是以锣鼓形式表演法治山歌,引得群众驻足观看,叫好声连连。
巫溪县推进“五单式”精准普法,通过企业点单、统一接单、分类派单、限时办单、企业评单的闭环模式,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普法服务。
……
截至目前,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15个,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5.3万人。
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民族复兴澎湃而去,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正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牢牢把握“首创性”“差别化”两个关键词,纵深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形成标志性成果,着力推动行政立法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精准普法改革、刑罚执行一体化改革、大调解体系建设等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羊箫 图片由重庆市司法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