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从“三个维度”深刻认识理解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两个结合”筑牢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根基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讲好“国家安全故事”

 

以“两个结合”筑牢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根基

常宇豪


  《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树立了光辉典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大力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夯实国家安全道路根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马克思主义夯实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根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首先,以人民安全为宗旨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项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运用。作为该路线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投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其次,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重视物质生产的基础性作用,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对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即生产过程本身”,因此,物质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经济安全的基础性地位。再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为“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提供了理论依据。政治安全涉及国家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稳定,关乎国家安危和前途命运,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此外,唯物辩证法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均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永恒发展之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彰显了唯物辩证法这一原理。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点,国家安全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或地区,而是关涉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全局性问题;国家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彼此交织、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相互影响,要求必须以系统思维、“大安全”理念和发展眼光进行审视。总体性、系统性、动态性思维成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方法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国家安全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明滋养。一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汲取了和合文化。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主张“以和为贵”“协和万邦”。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统筹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等主张充分体现了和合文化的内涵。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构建以共同安全为基础的人类安全共同体,均是和合文化的最好注脚。二是民本思想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注入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是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最为突出的准则。中国共产党继承传统民本思想之精华,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等理念均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三是忧患意识成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大原则。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时刻警惕对国家安全和前途命运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与威胁;“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警示世人重视风险预防,防患于未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也体现了增强忧患意识这一观点。

  “两个结合”彰显了国家安全道路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国家安全理论的中国化。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的道路选择。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有机融合了百年变局背景下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国家安全工作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国家安全理论的时代化。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本思想、和合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的结合孕育了共同安全理念、人民安全思想,让中国国家安全道路深深地刻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国家安全道路的根脉。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与文化内涵,筑牢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根基。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研究员)

本版新闻
返回版面
©2000-2014 重庆日报ipaper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