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
川渝高竹新区 |
长安软件科技公司 摄/朱云卿 |
OPPO手机生产线 摄/尹宏炜 |
天实精工研发人员进行摄像头模组前段封孔点胶 |
2022年,渝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做好了强能力、控风险、促发展;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抓手,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长5%,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8%;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以“国家级新区”标准建设川渝高竹新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示范;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重庆现代大都市形象展示窗口,加快升建国家农高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抓好洛碛岸线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6%。入选国务院生态文明督查激励城市。
2023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新渝北的新征程中,渝北将展现新担当,干出新业绩,以新成效、新突破、新优势、新台阶、新路径、新活力、新步伐来开辟高质量经济发展新境界。
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2年12月27日,渝北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阵地之一的川渝高竹新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22年川渝国企高竹新区行投资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川渝高竹新区供排水跨省域一体化建设运用项目、川渝高竹新区华西集团产业功能区、国网重庆清洁能源项目、川航重庆货运项目等34个合作项目签约,携手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川渝高竹新区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新区、全国唯一的跨省域共建新区,也是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功能平台。
目前,新区成立了全国首个跨省域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全国首个跨省域医保经办服务平台、川渝首个跨省办电机构,荣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综合考评第二名。
刚刚过去的2022年,川渝高竹新区建设取得了新成效:截至11月底,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入库82亿元、同比增长32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23亿元、同比增长31.5%;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户,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53%;实现税费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126%。
在2022年里,新区搭建起“经济活动5个一体化”“社会事务3个属地化”和以18项重点领域改革为主的“5318”改革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中心一期、重庆路一期、公交首末站等8个项目建成投用。川渝科创基地、重庆路二期等35个项目加快推进,其中川渝科创基地、乡村振兴路一期、重庆路二期3个省市“挂图作战”重点项目1-11月完成年度任务的191.7%;明确了以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核心零部件为主导,以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旅康养为支撑的“2+1+1”现代产业体系。新区累计入驻企业181户,建成投产76户。
2023年新年伊始,川渝高竹新区建设又传来好消息:连接高竹新区与重庆中心城区的南北大道三期工程将于今年全面建成通车。届时,从高竹新区到重庆中心城区将缩短到半小时车程。
“在新的一年里,川渝高竹新区将交出更亮丽的成绩单,取得更多的新成效。”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据介绍,2023年,川渝高竹新区将新建和续建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74个,总投资达201.5亿元;新开工龙科自动化、中联高竹基地等18个项目,加快亿耐特等21个续建项目建设,打造汽车研发制造产业集群;除加快推进南北大道三期建设外,还将加快建设G65高竹互通等6个外联交通项目,全面推进重庆路二期、三期以及创新大道等9条内部市政道路建设,加快构建同城融圈的骨干交通路网。
除了建设,渝北在双城经济圈消费中也取得了新的成效。
2022年12月22日-25日,渝北中央公园商圈举办了以“渝见广货·双城趣购”为主题的渝北迎新消费季暨“渝见广货”广安特色产品展销活动。广安武胜县醉巴斯麻辣牛肉食品公司与重庆仁顺食品公司等8家企业现场签订了260万元订单合同,达成协议金额超3000万元。
同时,渝北还培育打造成渝双城特展馆。在新光天地购物中心设立德阳、广元、眉山、双流、广安、金牛、攀枝花等成渝地区特色商品销售展区。
构建现代产业实现新突破
落户渝北区创新经济走廊,用地1159亩,总投资约100亿元,首期投入预计48亿元,设计年产不低于28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500亿元的长安渝北工厂置换及绿色智能升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拉开了渝北构建现代产业实现新突破的序幕。
汽车产业是渝北的龙头产业,目前已拥有整车企业3家、规上零部件配套企业180家,年汽车产量占了全市三分之一、总量全市第一。
随着新引进落地长安新能源渝北工厂、塞力斯、理想汽车、吉利极星四大新能源整车项目,以及新签配套项目10个、新投产配套项目10个,渝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开始实现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渝北还以智能网联汽车方向为重点,推进软信产业集聚发展,集聚起中国软件百强企业12家、汽车智能化龙头企业20家、汽车核心软件研发企业和配套软件交付企业300余家。
“在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我们将全力抓好产业平台建设。”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全力打造空港工业园区、创新经济走廊、仙桃数据谷等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先后获得全市汽车电子重点关键产业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等命名。
2022年,渝北还在企业的智能化上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实施了奥发斯等智能化改造项目67个,新认定数字化车间7个、智能工厂2个、绿色工厂3家,“上云上平台”企业达到1000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2家。
“在加快新一年的新突破中,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渝北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将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新增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个;支持10家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持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三年倍增计划,力争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提高到60%。
创新驱动发展厚植新优势
一半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有内部研发机构,在199家企业里建起研发机构206个;全社会年研发投入达到108.3亿元,增长22.53%,占GDP比重达到4.84%,居全市第一。
渝北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优势越趋明显。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渝北区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积极落实“创新10条”政策,开展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入库升高”的积极性。截至目前,新入库科技型企业858家,总量达到5319家,占全市12.36%,居全市第一。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7家,预计有效期内的高新企业将达到1006家,居全市第一。
在科技攻关上的成效也不凡。2022年,全区实施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研发与成果转化、社会民生三大科技专项66项,推动首讯科技“具有缓解肥胖功效益生菌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研究”等34个项目获得市级立项。获市科技局批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在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软件、自动驾驶等方面加快了研发力度。
在大型孵化载体的建设上,渝北聚焦楼宇资源盘活,落实“满天星”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仙桃数据谷为核心,空港新城、创新经济走廊、“三龙”片区等各具特色的“一核多园”孵化布局。
仙桃数据谷围绕汽车智能化、电子信息、软件信息、集成电路设计等重点产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谷;空港新城围绕总部经济、软件信息、数字产业建设临空智创产业孵化园、国盛数字孵化园;创新经济走廊发挥汽车智能网联、北斗信息优势加快打造北斗星通智能产业科创孵化园。
“进入2023年,渝北将从优质科创平台培育、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厚植创新发展新优势。”渝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将充分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集聚效应,推动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创建市级重点实验室。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建立渝北区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库,争取全年创建一批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
扩大有效投资迈出新步伐
2022年底,渝北的重点建设项目传来好消息:环普智慧智造产业园、东环线统景火车站配套工程、悦港中学等27个项目完工;西南国际汽贸城、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PPP、大悦城等62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松下真空节能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天箭高精度惯性器件研发制造基地、花卉园片区城市有机更新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
数据显示,2022年,全区47个市级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170.6亿元,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400亿元,带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有效的投资有力地拉动了渝北的经济增长。
在加大有效投资步伐中,渝北区成立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多宝湖智慧生态城、洛碛物流城、长安渝北工厂置换及绿色智能升级、疆电入渝4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投资项目的实施。
在加快投资拉动经济的步伐中,渝北优化完善了“五年做策划、三年推前期、年度搞建设”的“531”策划储备机制,建立起重大项目策划储备专班,11个专业工作小组分领域、分片区指导全区项目策划储备工作,充实形成了超6000亿元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库。制定出台《渝北区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把好前期计划、可研概算、咨询约束三道“关口”,压实了项目前期工作。
2023年新年伊始,渝北区委、区政府就对全年的重点项目建设作出部署,并对重点项目实行“鱼刺图”管理,倒排工期、顺排工序、挂图作战。
据渝北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区里在加快扩大有效投资的新步伐中,强化统筹重点项目策划储备工作,依托重点项目策划专班“1+10”工作小组,聚焦中央、全市经济工作会释放出来的重点支持领域、资金导向,在产业迭代升级、数字经济、交通设施、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做大、做优项目“储备池”,从目前的6000亿元增加到10000亿元。
同时,优化项目的前期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出台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打通项目前期工作卡点堵点。锁定了目标任务,目前已初步确定的207个区级重点项目都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优化建设时序。对66个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实现应开尽开、能开快开,58个续建项目、33个完工项目加快进度,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生态绿色发展探索新路径
“在2023年里,我们将启动智慧环保平台建设,用智能化来提升生态环境的监管质量。”渝北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强化生态绿色发展中,渝北将不断地探索新路径。
2022年,渝北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相关数据显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1天,与2021年持平,列中心城区第二位。PM2.5年均值31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同期减少11.5%,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目标。区域内6条河流7个断面考核中,3个国考断面(长江沙溪镇、东河入御临河口、御临镇)水质达到Ⅱ类;4个市考断面中,朝阳河金家院子、御临河金滩大桥2个断面水质为Ⅱ类,后河跳石断面水质为Ⅲ类,总体达到或优于考核要求。27个(城市1个、乡镇2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纳入监测的5个大中型水库水质优良。2022年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渝北区因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显著,作为重庆市唯一入选的区县,荣获国务院生态文明督查激励。
渝北区正在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这一新基地建设中,渝北积极探索生态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充分利用渝北良好的“三山两江两河”自然生态资源、国际航空港和内陆首个保税港区位优势,以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为统领,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公园城市,实现临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形成“两山”转化新模式。
在绿色发展中,渝北在临空产业发展中塑造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样板,通过加快推进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以数字信息、智能制造、临空物流等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为载体,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在流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促就生态产业化中创造典范,通过发展以“古洛环线”为重点的乡村休闲旅游,统景温泉风景区生态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富民增收;以铜锣山矿山修复促进矿山公园建设,实现了以流域生态产业化发展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促就了高品质生活新样板,通过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构建城市公园群,提升城市品质,汇聚高端企业,集聚各类人才,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临空生态城。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探索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渝北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除继续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外,将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启动平滩河流域综合整治,实施木鱼石水体修复,有序推进245条区内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调整更新全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指导企业会用、用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小方量污染地块自主修复,招商引资智能选址预判等惠企政策。打造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站样板示范暨重庆市土壤检测中心等。
城乡融合发展跃上新台阶
深冬,走进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独具特色的巴渝民居、信息畅通的5G基站,再加上如诗如画的生态景色……住在村里的农民,可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媲美。
青龙村农民的生活环境,只是渝北乡村的一个缩影。如今,城乡一体、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已基本形成,渝北城乡融合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里程近2200公里的“四好农村路”,总里程近1500公里的入户道路,使渝北乡村实现了“户户通人行路、组组通硬化路、村村通农客、镇镇通公交”。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2%、集中供水率98.9%,生活污水治理农户覆盖率65%。乡村的水,流得更畅通、更清亮。
447个4G基站、1100个5G基站、4500公里的通信管道、22157皮长公里的光缆,使渝北的乡村实现了光纤和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8%;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33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49个、市级整洁庭院和美丽庭院2800个,建成区级“四美庭院”77个、居民新村31个。渝北的乡村更加靓丽。
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高端花卉、道地药材、生态渔业、特色兔业六大特色高效产业,构建起渝北智慧设施农业、休闲体验农业、临空高效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新的一年里,渝北城乡融合发展,还将跃上更新的台阶。”渝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智慧农业将为城乡融合增添更大的动力。
也是在大盛镇青龙村,丘陵山地数字化无人果园,依托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天空地多源协同监测技术,实现果园环境立体化、全天候监测和生长环境24小时全面感知。
以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将助推渝北的城乡融合发展跃上新台阶。渝北将通过打造“农业+品牌+数字化”营销体系,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作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渝北将在数字乡村建设上进行多方位探索,在“十四五”期间,将投入280亿元,围绕乡村数字基建、公共数字平台搭建、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乡村治理数字化等方面,实施42个重点项目。力争到2025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5%以上。
深化改革开放增添新活力
改革出动力,开放添活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渝北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活力。
签约即供地、交地即交证、拿证即开工。这是渝北在2022年里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如工业项目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技术咨询报告、满足开工基本条件后,即可开工建设。2022年,渝北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有25%实现了“拿证即开工”。
严格推行“证照分离”、开办企业“一窗通办”等改革,激活了市场活力。2022年,渝北新增市场主体3.7万户,位居全市第一。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了18万户,同比增长15.1%。
2022年下半年,渝北区对区属国有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将区属国有公司合并为创新经济走廊、仙桃数据谷、城市更新、空港新城、空港经济、临空农业、临空投7家公司。同时,为了重大项目的集中有力实施,组建长安新能源、疆电入渝、洛碛物流城、多宝湖智慧生态城4个百亿级项目建设指挥部。在深化国企改革中,渝北已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将全区41户企业优化留存为10户,同时还制定出激活闲置资产、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的措施。
扩大开放,为渝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活力。
开放,为渝北引来优质发展项目。2022年,渝北新招引长安渝北新工厂、国网清洁能源等重点项目100个,合同投资额1000亿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开放,还加快和稳定了外商投资发展。2022年,渝北全区外商投资市场主体已达到701家。
“2023年,渝北将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上增添新的活力。”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在国企改革、营商环境上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在招商引资上,渝北将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抓手,坚持创新制胜、改革破题、开放赋能,以更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生态、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实体经济,强化科创引领,持续增强渝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张力和活力。
数读2022年渝北高质量发展>>>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50亿元
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3480亿元
新招引重点项目100个,合同投资额达1000亿元,到位资金235亿元
新增市场主体3.7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8万户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8%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7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2家
自贸试验区渝北板块新落户企业5482家
实现进出口总额1900亿元
新增城镇就业6.2万人
王彩艳 杨敏 图片由渝北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