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百川入海 聚星火燎原

 

汇百川入海 聚星火燎原

——重庆医科大学“筑巢引凤”打造引才平台,聚才引智引领创新发展


  重庆医科大学校园

  学校领导了解科研工作情况

  重医专家学者开展抗疫科研攻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在当前“双一流”建设浪潮中,人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建设,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立足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重庆医科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出台新举措、新办法,引育并举,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重庆再创辉煌添薪助燃。

  精准引才+战略储才

  10余项人才举措激发强大动能

  人才是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强校之源。

  坚持“四个面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分类培育,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第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学校发展的“三九六”战略部署,提出“实施人才强校行动,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项目牵引、校院帮扶、团队带领等多种方式,把党管人才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决定,全面贯彻落实在人才队伍规划、人才引进、人才项目遴选推荐、人才评价等各个方面,激发人才各尽其能。

  学校将破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第一要务,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详细调研并先后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博士后管理办法》《校内特聘教授岗位管理办法》《人才引育管理办法》《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发展支持计划》《重大科技人才项目“揭榜挂帅”实施方案》《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等10余项人才工作的新文件、新办法。

  这一系列文件,为引育人才的薪酬待遇、安家补助、科研启动、平台建设等政策提供了全面有力的机制保障,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如重大科技人才项目(“揭榜挂帅”)政策,对A类和B类榜单的科研人员,给予连续5年稳定的科研资助经费(A类100万元/年,B类50万元/年),揭榜人需签署“军令状”约定考核指标,学校提供相应实验场地、配备科研人员。这项政策自2021年启动,经过一年的培育,已有1人获批国家级人才项目,2人获批重庆市杰出青年人才。

  此外,参照高层次人才体系,学校的特聘教授岗位设立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4个层次的特聘教授岗位,对获聘的校内特聘教授进行科研启动费和年薪制两方面支持;学校还出台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发展支持计划,组建跨学科、跨部门的教学、科研、临床团队,整合临床和基础资源,旨在培养一批名家名师名医,开展一系列具有国际前沿、国内领先的创新技术或项目。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创新文件的“保驾护航”,学校以“团队”式快速从全球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如从事新药创制的党永军团队,在一年内成功从海内外引进和组建了约10人的团队,覆盖新药创制的多个学科,团队针对当前药物新靶标匮乏和发现困难的现状,建立蛋白、细胞和模式动物等多维度的药物筛选和活性小分子靶标验证技术体系和研发平台,建成重庆具有影响力的新药研发中心,202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项目。

  走好自主培养之路是人才建设的根本所在。针对未来人才培育,学校实施“师资博士后”选留计划和“新锐人才”培养项目,每年选送优秀研究生前往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培养,稳定支持一批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持续4年实施“钱惪名师”奖励计划,表彰长期投身教学一线、教学水平高、效果好的优秀教师,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通过“精准引才+战略储才”双管齐下,精心培育出传染病学、超声医学、儿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神经病学等多个学科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其中,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在乙肝、艾滋病等领域成绩斐然,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团队火线攻关,为抗击新冠作出突出贡献,于2021年荣获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授予的“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构建大平台

  人才引进“质”与产出“量”双提升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搭建成就人才事业的优质大舞台,让人才心无旁骛、潜心研究。

  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机遇,学校以超声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中心等高水平国家级平台为依托,持续加大引育人才的高度和广度。近年来,学校投入近5亿元新修2栋科技楼;购置近3亿元的科研设备;创建各级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临床研究中心133个。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智彪教授领衔的超声医学工程实验室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校有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卫健委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有了这些平台,团队可以持续凝聚力量,从事相关研究,设备和投入也有保障,这就是“筑巢引凤”。

  “引凤”与“筑巢”并举也是一种方式。

  许华曦是国内最早开始对阿尔茨海默病这一领域开展持续性研究的顶尖专家之一,取得过多项原创性成果。2021年,学校瞄准医学和生命科学发展急需的高精尖、高层次、高成长性人才,引进许华曦及其领衔的脑科学与脑医学研究团队。

  “我所接触到的每一个重医人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许华曦坦承自己感受到重医求才爱才的至诚,促使他牵头成立了脑科学与脑疾病研究院。学校为其配置1万平方米的实验室,购置近8000万元的设备,为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前沿研究平台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研究院已获得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立项经费3500万元。

  从事高性能功能化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及抗肿瘤纳米药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的赵征寰教授,加盟原因是因为学校除了教学科研平台,还可以提供丰富的临床资源,重医除了12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外,还有近50所高水平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分布在全国各地。

  “2020年5月我来到重医,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实验室只用了4个月就搭建起来。”赵征寰介绍,目前他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1项,参研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获重庆市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第一批资助;自己还作为负责人成立了高校创新群体,吸纳7位青年教授,致力于将多种不同的探针相结合,为精准化诊断或者精准化医疗服务。

  一流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在软环境方面,学校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建立领导干部分层分类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在户籍迁转、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统计显示,2019年以来学校招收博士后491人,全职引进各类人才134人(含国家级人才3人),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其中约70%人才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80%为40岁以下中青年骨干;学校引进人才获资助纵向科研项目129项,立项经费6023.94万元,仅2021年就获得国家级项目21项,立项经费4379万元,实现了人才引进的“质”与产出的“量”双提升。

  聚焦国家需求

  培育以服务人民健康为己任的人才队伍

  引才是基础,用才是关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党中央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要求。如何整合学科资源优势,为推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学校着力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根本目的。

  始终坚持以服务人民健康为己任,重庆医科大学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西迁精神,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之一,要在广大科研人员中间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会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在重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覃正杰看来,学校“头雁”发挥作用,人才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增速提升。

  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投身科研抗疫,组建科技攻关团队。在2020年新冠疫情来临时,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40个与病毒赛跑的昼夜,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后又成功研发首款“重庆造”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批重医人在重庆这片沃土上,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挥洒热血和汗水。公共卫生学院石丘玲教授曾在美国的安德森癌症中心学习工作17年,2019年被学校引进。她主持的“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肺癌围手术期动态康复评价体系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她研发的智能化院外患者管理系统推广项目已由四川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合作项目立项,将在川渝6家医院展开,预计将覆盖上千名食管癌患者。

  “我带着一个愿望来到重庆医科大学——建立超声治疗生物学学科,搭建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推动超声医学发展,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接受超声治疗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周宇峰教授目光瞄向乳腺癌侵袭转移机制及拮抗策略研究。在糖尿病药物研发中,其最新成果揭示降糖作用的新机制和新靶点,项目获得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识才、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在“人才强校”战略推动下,重庆医科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硕果累累:“十三五”期间,学校获国家纵向科研经费近10亿元,发表SCI文章5000余篇,研发3款出口海内外的抗疫产品……科研成果转化和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作用明显。

  “十四五”期间,重庆医科大学将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紧跟国家医疗卫生和教育方针政策,按照学科发展需要,精准引进、培育和用好人才,重视年轻科技人才引育和年轻管理干部培养,营造更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建设成为中国最好的医科大学之一。

  李建平 刘湘 图片由重庆医科大学提供

本版新闻
返回版面
©2000-2014 重庆日报ipaper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