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
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
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永不褪色的红岩红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张燕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邓小平同志在这里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等等。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在重庆视察时的重要讲话

毛泽东弥天大勇赴重庆谈判

1945年8月,蒋介石摆出“鸿门宴”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毛泽东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的襟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于8月28日毅然飞赴重庆。历经43天的艰苦谈判,国共双方最终签署了著名的“双十协定”。

周恩来拒绝撤离重庆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统区危机四伏,中央要求周恩来等从重庆撤返延安。周恩来争取了中央同意,决定坚守。“要准备被捕、坐牢,甚至被杀头!不管形势如何严峻,我周恩来和同志们在一起!要牺牲,我们一起牺牲!”

叶剑英舌战群儒

1940年3月,叶剑英在重庆出席全国参谋长会议时,发表了《关于作战与磨擦问题》的长篇演说,用大量事实驳斥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种种诬蔑。

董必武为六毛钱作检讨

一次,有六毛钱算来算去始终平不了账,兼管红岩村财务工作的董必武就在南方局大会上作了检查,后来还给延安党中央写了书面检讨。他表示,“这不是小事,关系到党的财务纪律问题。”

王朴母子变卖家产跟党走

王朴说服母亲金永华将家产变卖,筹集近2000两黄金支持党的活动。重庆解放不久,党组织向金永华返还近2000两黄金折合成的巨款,但她拒收,留下了“三应该三不应该”的佳话。

刘国鋕宁死不退党

由于叛徒出卖,刘国鋕被捕。家人数次营救,要求其签字声明退出中共组织即可出狱。刘国鋕断然拒绝:“不行。我死了,有共产党,我等于没有死;如果出卖组织,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1949年11月27日,刘国鋕壮烈牺牲。

邓颖超首提“红岩精神”

1985年10月14日,邓颖超重返红岩村,题写了“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首次提出了“红岩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红岩荒谷耳,抗战显光辉。”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条件极其恶劣、斗争复杂尖锐、党性考验严峻的情况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艰苦卓绝战斗长达8年,在此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红岩精神。

那段烽火岁月,是智慧与力量的博弈,更是信仰与意志的淬炼,值得永远铭记。

1985年10月14日,邓颖超同志回到红岩村。站在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她感慨万千,心潮澎湃,提笔写下“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八个大字,落款处书下“重返红岩”。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红岩精神作出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弘扬红岩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一个名为红岩村的普通地址,到承载厚重记忆的历史地标,再到一种永放光芒的精神信仰,“红岩”早已超越地理意义的范畴,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符号。

赓续红色血脉,是一种历史使命。40年前,邓颖超告别红岩时,用地道的四川话说:“红岩的事情就拜托大家了!”一句亲切的乡音,宛若千言万语,把一种伟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郑重地交到每个人手上。

传承红色基因,是一种时代召唤。从红色场馆的修缮,到“红岩思政”教育联盟成立,再到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蓬勃发展……红岩精神深深扎根巴渝大地,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汇聚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力量源泉。

40年前的题字,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播种。

时光为证,山河为证,“红岩精神 永放光芒”。这光芒,穿越时空,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