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科技创新+营销创新双轮驱动 科瑞制药 倾力打造西部龙头医药工业企业  

科瑞制药厂区大门

PLGL智能化生产线技术人员开展包衣操作

研发人员在做工艺研究和数据分析

PLGL智能化生产线工作人员做质量监控记录

前不久,医保局专家与药企代表一年一度的“灵魂砍价”刷屏网络。

“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谈判结果一公布,化医集团旗下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标就在朋友圈发出感慨。

普通人关注的是“杀价”,李标看到的则是:本次共计24种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20种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高于整体的谈判成功率。这表明,医保谈判对国产重大创新药品的支持!

近年来,科瑞制药坚持“科技兴企、科技强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成功开发了一大批临床需要、市场容量大的新品种,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4个、二类至五类新药证书12个、专利上百个,50多个品种获得国家和重庆市重点新产品等称号,癃清胶囊等多个产品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在创新驱动下,科瑞制药不仅获批设立“重庆市政府李标首席专家工作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创新平台,利润总额也随之增长13倍。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当前,科瑞制药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问题,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倾力打造西部龙头医药工业企业。

科技兴企

创新发展成果喷涌而出

胸怀天下,药济苍生。

走进科瑞制药总部,大门口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雕塑,基座上“药济苍生”四个大字,十分醒目。这也是这家百年药企的价值取向。

“今年的医保谈判,国家医疗保障局更多强调‘多赢’‘三赢’,强调患者获益,包括临床价值、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这跟我们药企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以创新织密企业发展的‘网格线’,最终达到患者、医保和企业‘三赢’的局面。”李标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国际舞台上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尤其作为起步晚、实力弱的中国药企,更应主动作为、勇担重任,冲锋在前、尽锐出战,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转变。

在我国,90%的临床诊疗指南来自国外,90%的高端医疗设备来自国外,90%以上的原创药物来自国外……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告诉我们:医药企业再不走创新路,就有可能面临发展停滞不前,从而被永远钉死在产业链的底端。而且,这跟我国当下正在推动的健康中国行动,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也极不匹配。

人民的健康离不开强大的医疗事业,强大的医疗事业离不开医药创新。没有医药创新,就无法面对更新、更复杂的健康需求,健康中国的目标也无从谈起。

近年来,科瑞制药一直秉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的理念,根据国内外医药发展趋势,结合自身战略发展规划,科瑞制药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方针,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

其中,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4个、二类新药证书2个、三类新药证书3个、四类新药证书7个;先后有1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个项目列入科技部重大专项;拥有112项专利,各类商标300余个。

目前,科瑞制药还有2个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1个产品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5个产品获得重庆市名牌产品、22个产品获得重庆市重点新产品、24个产品获得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15个产品获得重庆市技术创新项目,并多次承担财政部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重庆市攻关计划项目、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等。

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5:1)、癃清胶囊等多个产品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与日本第一三共合作的YSPLGL等5个新产品国家局已受理,同时,公司还有在研品种17个。

基于蓬勃的科技创新,科瑞制药近10年来,营业收入翻番,利润总额增长13倍,成为我市唯一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及商贸流通于一体的重点骨干国有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公司现拥有各类药品批准文号422个、20多个剂型,是目前西南地区制药企业中生产药品品类最全的企业之一;拥有多个全国独家品种,其中金钱草颗粒等多个产品凭借产品的优良品质,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搭建平台

拓展创新的N种新路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已是普遍共识。

但药物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科瑞制药是如何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创新先手棋的呢?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科瑞制药打造了集团本部、西南制药二厂、英斯凯化工、南海制药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批设立了“口服缓控释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政府李标首席专家工作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多个创新平台,并与中国药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深度合作,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重庆市政府李标首席专家工作室”是我市医药企业通过的第一个专家工作室。该工作室致力于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特别是麻精缓控释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打造了麻精药品缓控释技术研发生产国内领先团队,并在全球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而领衔专家李标,不仅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还是公司的“一把手”,不仅充分彰显“冲锋在前、尽锐出战”的责任担当,更起到强大的示范带头作用,让“科创”融入到科瑞研、产、销各个环节。

激发人才活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科瑞制药高度重视人才激励机制,拓展人才引入渠道,强化人才培养平台,对后备人才和明星员工开展“腾龙计划”培训、举办全公司参与的“五小”创新晒活动等,培养高技能人才。

突破技术壁垒,加快唤醒沉睡品种。科瑞制药持有422张产品批文,以普药流通品种为主,一些批文由于国家质量标准调整、恢复生产技术难度大、市场销售能力弱等问题,处于沉睡状态,产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20年以来,科瑞制药集中力量加强技术质量攻关,深入挖掘并启动了硫酸沙丁胺醇缓释片、血塞通咀嚼片等系列品种恢复生产再上市工作,这些产品为公司新增了可观的销售收入及利润。

充分借力,技术合作助力发展。2020年,国家MAH(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的出台,给原本沉寂的产品注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科瑞制药通过平台技术优势和行业内影响力,大力推进技术合作,引入新产品,目前已与香雪制药、吉林制药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15个项目将陆续落户科瑞。

尤值一提的是,科瑞制药还创新管理理念,提升综合效能。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了营销管理、GMP管理、供应商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五大核心体系,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可控,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率100%,获评“重庆智慧健康生产企业”称号。

其中,与日本合作建设的高端智能化生产线——PLGL生产线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接轨国际化生产标准,被授予“重庆市数字化车间”。

双轮驱动

打造西部龙头医药工业企业

心怀“国之大者”,争当“行之实者”。科瑞制药通过科技创新,传承中医药,开发创新药,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了贡献。

接下来,科瑞制药如何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据悉,公司制定了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的整体发展战略,将采取“突破营销、研发创新、配套产业、激活机制”的发展策略,逐步整合和完善布局化学药和中药两条产业链。

以科瑞制药本部为龙头,通过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建立从中间体到原料到制剂于一体研究开发机制,以产品为突破口形成产业技术链各个环节实现有机整合与互动,建设有竞争力的完整的医药产业链。

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快与下属企业原料药企业的协同,开发原料,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培育核心产品梯队。确保公司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占集团工业销售收入比例达5%以上,新产品对集团工业总产值的平均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

继续推进缓控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建设,重点打造口服缓控释制剂开发平台和原料药多功能中试开发技术平台。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内部市场体系、激励和引进人才发挥潜能的运行机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强的产品和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科瑞制药还将以目前的研发中心为基础,组建科瑞制药新药研究院,下设化学合成部、制剂研究部、中药研究部、药物分析部等。

“采取科技创新、营销创新双轮驱动,力争3年内实现销售规模60亿元、利润6亿元,让科瑞制药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龙头医药工业企业!”李标信心满满地说。

陈科平 李先丹 张沥文 图/陈江方 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