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心怀大爱 担当使命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书写教育帮扶新答卷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资源互融互通,近年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教育帮扶政策体系,积极开展一系列帮扶实践,极大提升了地方育人水平和经济发展能力。

到民族地区“输血”,传播优秀育人经验,促进当地教育向高质量发展;发挥职教优势,深入乡村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助力地方经济苏醒……学校主动作为,把教育帮扶作为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承担起国家高水平高职院校的责任担当,涌现出一幕幕感人的援藏和驻村影像,书写出一幅幅乡村振兴新答卷。

聚焦育人水平

助推区域发展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杨清荧,是重庆市第10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队的一员,自2022年7月进藏援任芒康县教育局副局长以来,以“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为引领,积极融入角色,开展系列探索,从协调资源提升藏区教师队伍素质,到制定方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再到出台制度完善教学评价,全方位构建起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助力芒康县教育水平提升。

增强援藏互融,强大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是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学校援藏干部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充分发挥重庆教育人才援藏作用,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徒关系,促进渝芒两地教师的深度融合,助力提升藏区教师教学水平。

增设教育项目,布局硬件设施。学校援藏干部组织实施援藏项目4个,总投资1157.786632万元,分别为达孔顶小学等直饮水项目、中小学饮水项目、“渝阅”文化室、芒康县如美镇第二小学维修改造工程。

深化教学科研,创新评价机制。经过学校援藏干部帮扶,芒康县在教学管理上迎来多个“首次”。首次建立起30所中小学《学校教师教学信息表》和《芒康全县教师(978名)教学信息总表》;首次采用申报人公开答辩、专家组评分的方式评选出8项昌都市级课题;首次评审出21项县级教学教研课题。

“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杨清荧介绍,援藏工作将持续到2023年底,在任期间将继续凝聚芒康援藏教育人才的智慧,为芒康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激发驻村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服务乡村发展。2021年7月,学院派出3名帮扶干部驻扎酉阳县,下沉基层,致力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麻红晓驻扎在酉阳县楠木乡红庄村,自进驻以来,和基层干部共同挖掘旅游资源,做靓旅游事业。

驻村干部指导村民对民宿进行增设标准化厕所改造,目前已完成21家;打造旅游设施,提升居民收入。捐赠资金帮助低保户村民彭透结打造首套儿童游乐设备钓鱼池,仅2022年暑期旅游旺季就为其带去3000余元收入;精选出糯米、玉米酒、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打造出农产品品牌“楠木良品”,逐渐累积起口碑;驻村干部引导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旅游职业学院等师生共同设计产品,开发出特色文创产品21件,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帮扶双赢。

麻红晓表示,该村4A级景区和4公里旅游公路正在建设中,希望未来每个村民都能吃上旅游饭,红庄村能评上乡村振兴示范村。

而学校车辆工程学院高扬则驻扎在酉阳县板溪镇山羊村,依托学院党建示范基地经验,帮助当地有效开展党建活动。同时利用撂荒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建成160亩高山水稻和数十亩猕猴桃,帮助村民拓宽收入渠道。

在酉阳县铜鼓镇清泉村,10亩集体经济试验田里,大米、玉米等农作物和鱼塘相映成趣,这是在驻村干部帮扶下,打造出的稻渔轮作示范基地,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师杨乐作为驻村干部表示,除了打造农业基地外,还创立有非遗文化讲习所,邀请重庆市非遗文化传承人讲解当地非遗文化“阳戏”,辅助该村挖掘利用本地文化。将来,清泉村还将联合邻村打造农文旅融合景点。

在该校驻村干部看来,尽管帮扶乡村有难度,但看见村容村貌逐渐改善,村民收入增加,“心里倍感欣慰和荣耀。”杨乐说。

探索培育机制

培植优质干部

学校派出的驻村干部和援藏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地方发展寻良策、觅良方,作出积极的贡献,这离不开学校对干部的精心培养。近年来,学校创新培育机制,培育出一批优质干部。

增强培训实效。学校利用优质资源举办干部培训班,同时选拔一批有潜力的干部到关键岗位锻炼,提升干部能力。

拓宽干部来源。学校积极拓宽人才来源渠道,从辅导员中培“育”,从一线教师中精“选”,从高校中“引”出,多方面聚集起后备干部队伍。同时,优化干部年龄结构,提升班子整体功能。

强化人才机制。学校严格执行干部任期届满集中换届机制,干部能上能下,敢用实绩突出的干部,坚持选拔好干部。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干部人才培养模式,为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好人才储备库,力争为整个重庆乃至全国建设贡献“双高”建设院校的力量。

谭茭 黄兆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