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 进入“高铁时代” 做好“引客入津”大文章

 

江津 进入“高铁时代” 做好“引客入津”大文章


  图左:江津逐步发展成为适合企业落户西南总部基地的区县 摄/贺奎

  图右:江津实现30分钟直达泸州、50分钟即达宜宾 摄/贺奎

  渝昆高铁为江津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提速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面山

  9月29日,随着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正式通车运营,新建的江津北站迎来首批高铁旅客,江津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作为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区,自古因江而兴盛的江津如今承载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目前,渝昆高铁大通道雏形显现,不仅进一步拉近了江津与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了江津与宜宾、泸州等城市的通勤时间,为江津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泸永江、川南渝西融合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引客入津’文章,吸引更多外地朋友来江津感受千年古城的现代魅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人才、企业落户江津,共享城市发展机遇,切实将高铁开通的优势转化为江津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江津区委相关负责人说。

  2小时通勤“朋友圈”扩容

  将覆盖西南主要省会城市

  走进江津北站候车大厅,天花两侧交叠,如山峦起伏,中部高耸洞开,似别有洞天,“江流山间”的城市特点被融入设计之中,格外引人注目。

  江津北站是渝昆高铁项目的新建车站。据介绍,渝昆高铁自重庆枢纽重庆西站引出,途经重庆市江津和永川区、四川省泸州市和宜宾市、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昭通市和曲靖市,接入昆明枢纽昆明南站,全长约7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往滇中地区的高标准客运大通道,渝昆高铁全线预计2025年底通车。此次开通的重庆西至宜宾东段全长192公里,设重庆西、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泸州、南溪、宜宾东7个车站,预留九龙坡车站。

  其中,江津北站先期开通列车9趟次,可达成都、天府机场、贵阳、宜宾、泸州等地。同时,渝昆高铁重庆西至宜宾东段与成自宜、内自泸高铁相连,形成川南地区到重庆的最快捷高铁通道,宜宾、自贡至重庆可实现高铁1小时内直达,江津实现30分钟直达泸州,50分钟即达宜宾。

  “渝贵铁路穿江津而过,待渝昆高铁全线贯通后,从江津到昆明、贵阳、成都等周边省会城市均仅需2小时左右通达。”江津区相关负责人说。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也反映着区域经济的活力。近年来,江津持续打造对外交通“大动脉”,加快构建“水公铁空”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全区已建成通车的铁路有5条共约204公里,改造铁路1条共约9公里,规划铁路200余公里;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有8条共255公里,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区高速公路总里程近330公里,高速公路下道口预计将达37个,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江津港区有泊位36个,其中生产性货运泊位30个,在建泊位6个。2023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630万吨,同比增长25.2%,位居全市前列。

  高品质的综合交通运输缩短了江津与世界的时空距离。未来,江津将围绕发挥好渝昆高铁、渝贵铁路以及规划的渝贵高铁等通道优势,叠加毗邻重庆新机场的临空潜力条件、现有长江黄金水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等物流通道条件,构建好“水公铁空”综合交通枢纽,更大范围内汇聚各类生产要素、扩大市场腹地、吸引人才集聚,更高水平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交通枢纽”新引擎。

  厚植投资兴业热土

  引来八方客商共推川渝产业发展

  7月30日,江津举行2024年第三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集中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213亿元。

  从投资来源地来看,除重庆企业外,还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香港、广东、四川、浙江、江苏、湖南等地的企业,市外项目占比不断提升,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44个,占比达到81.48%。比如,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包装公司之一的普乐集团与重庆嘉海纸制品有限公司拟投资2亿元,其中外资约1400万美元,建设普乐嘉海高端消费品包装生产基地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3亿元,年入库税金约600万元。

  7月23日,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联合发布2024年二季度全市招商引资“赛马榜”,江津区以86.46分位列招商实效指数(满分100分)十强区县榜首。“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江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招商引资能带来外来资本、新观念和新技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动力源。

  江津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食品(粮油加工)、工业互联网三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全面融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着力打造双福科技创新城、珞璜枢纽港产业城、德感消费品产业城、白沙千亿级光伏新能源产业园,“3+3+N”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构建,消费品、装备制造、汽摩、材料和智能产业等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工业年产值已超过2200亿元,“千亿集群”已乘风起势。

  当前,江津重点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产业重点区域,精准绘制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产业链图谱”,形成“全域、全员、全身心”抓招商的浓厚氛围,全力引进一大批高质量、高体量、高效益的重点产业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区招商引资总额近500亿元。

  之所以很多重庆市内乃至外省市的企业选择江津,这背后正是抓住江津的发展机遇,看中江津“水公铁”联运的立体交通优势,通过珞璜港和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西向可通过中欧班列联通欧亚大陆,南向可通过陆海新通道以钦州为出海口辐射东南亚。

  随着进入“高铁时代”,江津实现30分钟直达泸州、50分钟即达宜宾,跨区域合作更加便捷,逐步发展成为最适合企业落户西南总部基地的区县。

  近年来,江津持续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方面联动德阳、泸州,实施“八方协同”推出“八方优势产品目录”,强化产业协作,建设江津-合江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泸永江装备产业联盟;联动成都,积极打造“成渝氢走廊”;另一方面,深化协同创新,持续放大泸永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品牌效应,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和科技成果转换。

  江津还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实现企业与城市携手成长。比如,常态化开展“三服务”工作,全面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大力推广“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应用,为全区561家规上工业企业匹配服务企业专员225名。今年上半年,走访调研工业企业1691家次,“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协调解决企业问题245件次,办结率100%;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中小企业政策兑现”“中小企业市场对接服务”平台成功落地;狠抓企业减负,组织推荐230家企业开展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申报,减税1.4亿元。

  乘着高铁打卡江津

  体验千年古城宜居宜游城市魅力

  金秋时节俯瞰江津大地,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此南向而行,一声声列车轰鸣一步步产业前行;127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一江两岸、四十里滨江”风景如画。江津这座依山傍水的千年古城既有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又有风光旖旎的一面。

  江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建成鼎山公园、篆山坪公园等10余个城市公园,获评中国人居范例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面山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公园;望乡台瀑布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瀑布之一,爱情天梯成为重庆旅游新地标;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是100余部影视剧主要取景地……今年1—7月,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360.3万人次,同比增长9.15%,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10.72%。

  随着江津北站投入运营,如何吸引更多游客乘着高铁来江津打卡,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成为了全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高铁站是游客的第一印象。江津加快推进渝昆高铁江津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江津北站枢纽配套6条公交线路、长途客运、出租车、网约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并通过170米的风雨连廊同市郊铁路江跳线江津高铁站实现无缝换乘,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服务的便捷性。下一步,该项目将打造成为江津津北门户,成为集商贸办公、交通综合、品质居住为一体的城市交通综合枢纽。

  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江津将加快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联动川渝各市区县,依托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文旅融合发展联盟等平台,联动川渝各市区县,共同推出川渝生态、康养、红色、研学、工业、非遗等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实现资源共享、游客互送。

  同时,不断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深挖江津本土文旅资源,利用文物、非遗、江津玉等要素开发特色旅游商品,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打造“1+N全域影城”影视外景地,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包装策划、宣传推介,鼓励旅行社开发新旅游线路产品。

  有了高铁,江津更近。这个发展机遇叠加的城市、投资兴业的热土、宜居宜游的魅力之城,将借助“高铁时代”的新机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王琳琳 孔德虎 马菱涔 程雅琦 图片除署名外由江津区委宣传部提供

本版新闻
返回版面
©2000-2014 重庆日报ipaper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