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八声杜鹃:“歌唱能手”也会干坏事 李瑞娟 

在中国古代,国民度最高的鸟类中,杜鹃应占其一。其深受文坛偏爱,声名随着文学作品流传千古,“布谷”之声每每在民间口耳相传。杜鹃因类别及鸣声的不同,还有多个别称,如布谷、获谷、子规、桑鸠、蚕鸟等等。虽然人们给予杜鹃的想象大多是正面而美好的,但真实的杜鹃却并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真实、生动,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不以人类的意志而转移。今天为大家介绍杜鹃鸟的一种——八声杜鹃。

雌雄异色

八声杜鹃隶属鹃形目杜鹃科八声杜鹃属,是一种小型鸟类。所谓“男女有别”,八声杜鹃可以说在外形上将这句话发挥到极致。在体色上,雄鸟以灰色及棕栗色为主,其头、颈和上胸均为灰色,胸以下淡棕栗色,背部至尾部为暗灰色,尾部具有白色端斑;而雌鸟则以褐、白、棕色为主,全身几乎布满棕、栗、灰色的横斑或条纹,下体近白色而多暗灰色横纹,背部及翅膀具有褐色和栗色相间的横斑,尾部则为棕色带黑色条纹,具有白色端斑。在眼睛颜色上,雄鸟虹膜呈红褐色,雌鸟则为灰色和黄色。因此,对八声杜鹃完全不必有“安能辨我是雌雄”的忧虑,相反,对于导致“辨认”这一动作发生的先决条件——能否遇上,才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叫声奇特

八声杜鹃是人类的邻居,常栖息于开阔的林地、次生林及农耕区,包括城镇村庄等,它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子较其他杜鹃活跃,常于树枝间不停地上下跳跃。不过,即便其栖息地与人类如此接近,但很多人仍一眼难求,人们更熟悉的是它的声音,一般通过鸣声来认识它。相对于其他杜鹃,八声杜鹃的叫声音节最多,比如哀婉的哨音,速度音高均升,有时晚上能听见。另一种叫声为两三个哨音减弱为一连串下降的声音。鸣叫声开头慢而低,最后高而快,为八音一度。鸟类学家认为其叫声有八个音节,故名之八声杜鹃。民间对杜鹃的叫声作了不少有趣的解读,如古时准备春耕播种的农民把大杜鹃的叫声解读为“布谷”;勤劳的人把四声杜鹃的啼鸣解读为“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官场失意之人把棕腹杜鹃的鸣叫解读为“归去,归去,归去,归去”……而对于八声杜鹃,则有“天掉水,天掉水”的民间解读,但实际上,除了谐音,八声杜鹃的鸣叫与“天掉水”的实际意义并无关联。

借巢寄生

大自然最不缺舐犊情深的故事,对于大多数鸟类而言,父母之爱子,在于子女羽翼未丰之时授之以食、授之以谋生之技,让其能在物竞天择的自然中谋得一方天地。但万事万物总有例外,八声杜鹃就是一种寄生性杜鹃,其表现“骨肉情深”的方式,是将卵产于其他鸟巢中,由其他鸟类抚育自己的子嗣。

纵观八声杜鹃的产卵及其子嗣的成长过程,令人大跌眼镜。每年3月至6月,大多数鸟类都在忙着营巢孵卵、养育后代,而八声杜鹃则在暗中密谋,为其子嗣物色合适的“养父母”。它的目标主要为缝叶莺属鸟类,包括长尾缝叶莺、橄榄背缝叶莺、黑喉缝叶莺、灰背缝叶莺等,在国内则一般寄生于长尾缝叶莺巢中。缝叶莺属鸟类的体形比八声杜鹃小,一般而言鸟蛋也会相对较小,为了瞒天过海,不被寄主发现鸟蛋的异样,八声杜鹃在漫长的进化中不断控制着鸟蛋的大小及外表,如今蛋的大小、颜色几乎与寄主的鸟蛋相差无几——其蛋一般呈白色和蓝色,均带有斑点。锁定目标后,八声杜鹃便趁着缝叶莺夫妇外出觅食时,钻进缝叶莺的巢内将自己的鸟蛋产入其中。至此,八声杜鹃的“奸计”基本已得逞。

“代养”在自然界中也屡见不鲜,但相对于义亲、义子、义兄弟相处融洽的画面,八声杜鹃的寄生则显得有点“腥风血雨”。由于八声杜鹃的孵化期比缝叶莺属鸟类的孵化期短,其一般最早破壳而出,刚出生的八声杜鹃,出于本能反应,会将巢里的蛋或其他雏鸟推出巢外,独自霸占鸟巢,享受着义亲带回来的全部食物。而面对“杀子凶手”,那对养父母不但不施加惩罚,还每天疲于奔命搜索食物,喂养着身体日渐庞大、远胜于己的义子,直至其能独当一面、自然飞走。

无论是八声杜鹃的“恶行”,还是缝叶莺的无条件抚养,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各自的生存之道,因此大可不必义愤填膺,为八声杜鹃的寄主们强出头。相反,于人类而言,八声杜鹃是有名的益鸟,其主要以昆虫为食,特别爱吃以毛虫为主的鳞翅目幼虫,在护林、护果、护农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更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而在巢寄生行为上,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在与缝叶莺的寄生博弈中,八声杜鹃看似是胜利的一方,但其种群数量并不普遍,远不及缝叶莺属鸟类;而那些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小八声杜鹃,没有亲生父母的教养,如何领悟生存之道,融进这凶险的自然界,也是其不得不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