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北碚 全力冲刺 用“拼搏指数”换“增长指数”  

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

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的重庆华虹仪表有限公司智能电网电能计量产业基地 摄/钟志兵

位于水土园区的重庆嘉泰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摄/秦廷富

位于两江蔡家智慧新城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展览馆 摄/马冀渝

重庆睿蓝汽车装配车间 摄/马冀渝

核心提示

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8月26日清晨,蔡家罗家湾机器轰鸣、人头攒动,随着挖掘机长臂重重落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建设项目一期举行开工仪式,北碚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事实上,对于北碚而言,项目建设现场的喧嚣声,更像是全区冲刺下半年的“冲锋号”。

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碚坚决扛起大区责任,正全力赛好下半程,力争三季度巩固回升、四季度全力冲刺。

越是关键时期,越要头脑清醒。当前,北碚持续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注重专班运作、政策迭代、责任传导,抓好重点指标、重要领域精准调度,拼出经济恢复“加速度”。

越是攻坚时期,越要善作善成。北碚正聚焦聚力、攻坚突破,坚定不移抓工业、坚定不移抓项目、坚定不移抓市场,坚决打好这场实打实、硬碰硬的经济攻坚战,用“拼搏指数”换“增长指数”。

抓工业 筑牢经济恢复基本盘

8月18日,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的中科光智(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随着穿上专用隔离服的工作人员的熟练操作,一枚枚芯片快速完成封装……

今年3月,中科光智落户科学城北碚园区,仅用90天就正式投产,搭建起微波等离子清洗机、真空共晶焊炉等半导体封装生产线,目前产值已突破580万元,年内有望实现产值1500万元,发展势头强劲。

事实上,中科光智只是北碚工业提质扩能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北碚区工业占GDP比重达45.3%,是北碚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此,今年北碚给自己定下了一连串的小目标:力争年内完成制造业投资150亿元,力争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

目标已定,关键就是落地落实。对此,北碚的思路非常清晰,着力下好电子、汽车、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先手棋”,全力激活摩托车、材料、医药、消费品、能源等“多点发展”的产业“大棋局”。

作为稳坐北碚支柱产业头把交椅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领力。数据显示,目前,该产业已汇聚规上工业企业81家,2022年实现产值550.29亿元,占全区比重达到59.9%。

汽车产业作为工业经济赛道的一个高地,北碚正成型起势。目前,全区已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3家。今年1月-7月规上工业产值实现56.67亿元,同比增长10.8%。

在装备产业领域,深耕多年的北碚也拥有不凡实力。全区已拥有神驰机电、广仁能源等优质企业,规上工业企业达76家。今年1月-7月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4.66亿元,同比增长7.4%。

此外,北碚工业领域还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比如医药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8.62亿元,同比增长12.8%;材料产业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7.36亿元,同比增长54.9%;能源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6.25亿元,增长8.9%……

稳住工业大盘,就挺起了经济发展的脊梁。未来,北碚将紧盯重点、持续发力:壮大产业规模,支持川仪、四联等“链主”“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打造中小企业聚集区;增强有效投资,加大与两江水土板块协同,推进康宁玻璃二期等25个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数字赋能,支持颜宏齿轮、华虹仪表等企业打造“5G+工业互联网”四大新场景,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抓项目 增强经济恢复源动力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随着架桥机、起重机、运梁机等大型设备有序运转,现场工人战高温、斗风雨地紧张忙碌。近日,渝武高速公路复线工程传来好消息,总长446米的施家梁互通主线桥上跨绕城高速T型梁架设已全部完成,为明年如期通车奠定了基础。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北碚持续放量重点项目投资,抓紧抓实招商引资,持续推动一批重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抓项目,要抓好源头。抓好了招商引资,经济就有了“源头活水”和发展动力。数据显示,今年1月—6月,北碚实现签约资金180亿元,到位资金70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当期目标任务的156%,落地开工率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当前,紧扣生态人文、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城乡融合“四篇文章”,优存量、扩增量,强化央地合作、坚持招大引强,北碚力争2023年全年签约金额达到400亿元,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目标是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抓项目,要抓好重点。抓住了重点项目,就筑牢了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上半年,北碚区198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9.73亿元,完成当期投资计划的119.8%。环缙云山生态建设及生态产业化项目等48个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清单,北碚区牵头的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23亿元,完成当期投资计划的139.2%。

其中,渝西高铁北碚段、渝武高速拓宽改造北碚段、中国电子西部创新基地、北碚组团I28-2/05地块租赁住房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宝山嘉陵江大桥、椿萱大道(蔡家L、R分区段)、中南高科·北碚科技智慧港、A26地块小学等项目已开工,宝山大桥西延伸段、璧山七塘至北碚澄江至合川草街高速公路、东阳国际陆港物流园、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新院区等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前期工作。

抓项目,要抓好风口。产业新的细分领域,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机会,谁能抢占先机,不仅能抓住现在,更能抓住未来。下半年,北碚提出,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个万亿主导产业,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财税贡献大的招商项目。

具体来看,将全力对接东阳片区城市更新、低轨导航增强星座建设、智点汽车等在谈重点项目,全力以赴推进华雄·西部农科谷、喜尔康智能卫浴研发制造基地及结算中心、西部(重庆)资源供应链管理平台等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

抓市场 重塑经济恢复新动能

斯太宝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度过一个难关。

“近年来,公司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产业化必需的非标自动化设备开发中取得了突破。但因需要加大研发投入,资金成为一大难题。”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刚介绍,但幸运的是,通过市区两级科技局共同出资成立的“嘉陵创客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基金”,企业获得投资40万元,成功建成薄膜铂热敏感芯片商业化中试生产线。

如今,薄膜铂热敏感芯片国产化扩产项目成功入驻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获得市场投资近亿元,首期投资3000万元,建起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线,未来3年至5年生产线将扩充到3条至5条。

事实上,斯太宝科技有限公司的幸运,并不是个例。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今年以来,北碚区充分发挥全市唯一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的示范作用,着力激发民营经济新活力。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力。今年,北碚接连印发《关于“给力、减负、树形象”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区级财政资金奖补工作的实施意见》;兑现“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发展五年培育计划政策资金,惠及民营企业108家;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23万元,直接扶持市场主体47家。

着力提升机制的有效性。当前,北碚持续开展“稳扩提”专项行动,完善区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政企“直通车”、“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企业诉求闭环处理等工作机制。特别是,北碚还因时制宜,推进政企面对面亲清恳谈会,分领域、分行业召开面对面亲谈恳谈会,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需求。

持续提升服务的精准性。今年以来,北碚成功协调解决长江材料租用场地、建设手续问题、正川股份产权手续办理和载货汽车通行、华众汽车饰件厂房验收、泰吉置业小区道路与市政道路标高差异等民营企业困难问题共计1100余件,有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碚民营市场主体增长加快,民营市场主体8.71万户,同比增长10.0%,新发展民营市场主体8000余户;规上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高于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7.8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个百分点。

下一步,北碚将多措并举,持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亲清的政商关系,营造出亲商尊商、稳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敢闯、敢干、敢投,助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链接>>>

北碚聚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作为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已经成为北碚科技创新的“硬支撑”。

比如,重庆川仪十七厂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研制开发和规模化生产温度仪表及电加热器等系列产品,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温度仪表和电加热器专业制造企业,专注于温度仪表细分领域15年。该公司主力产品WR/WZ系列温度仪表,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碚区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42家。其中,今年来组织16家企业新申报和2家企业复核2023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项目,79家企业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排名全市第四。

今年上半年,北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荐迅检(重庆)生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市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储备重庆乾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重庆顺多利机车公司等4家企业为区级新型研发机构,帮助32家科技型企业获得5500万元贷款,种子基金向迅检(重庆)生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联昶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

下一步,北碚将持续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计划,加大民营“四上”企业培育力度,持续支持民营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服务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王彩艳 陈佳佳 图片除署名外由北碚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