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编者按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重庆日报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理论文章,推出策划专版,以飨读者。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吴艳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将中华文明置于文明传承、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宏阔视野中进行观照,全面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连续性是中华文明最基础的特性。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六大原生形态文明(中华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美洲玛雅文明、南美洲印加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来自富饶的中华大地,来自各民族不间断地交往交流交融,来自中国人对历史的高度重视与自觉意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解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追问,滋养着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肩负起延续中华文明的重任,循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更好探索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坚定不移走中国自己的文明之路,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民族是敢于创新的民族,创新性是中华文明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在哲学、艺术、科技等领域创造了无数人类文明瑰宝,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智慧、文艺作品、科技成果。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为当代中国不断创造崭新业绩和世界奇迹注入不竭动力。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数千年文明大国的大一统,之所以能成为现实,源自于赓续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命运与共的铿锵足迹。诸子百家家至户晓,圣贤典籍家弦户诵,为中华民族实现大一统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而自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以来,各民族就共同开启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文明发展进程。直至今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依靠团结奋斗走出了共同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新征程上,中华民族将继续秉承“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以承古开今的千年文脉提振共襄复兴伟业的精气神,用命运与共的坚定步伐续写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而不同、兼容并蓄作为中华文明的显著特性,推动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体系。就国内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融合与发展而言,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互学互鉴、兼容并蓄,形成了共生共荣的中华文化共同体;就对域外其他文化的兼容与吸纳而言,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民族始终以博大胸襟对异域文化进行扬弃吸收。在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环境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中华文明包容互鉴的优秀传统,倡导开放包容与交流互鉴的文明观,生动诠释了人类文明如何协调发展的真谛。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加强与不同国家、民族及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共同绘就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新画卷。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追求的绵亘万里的古丝绸之路,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的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华民族践行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交往之道的生动见证。新征程上,中国将持续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强大的和平力量。持续以内政外交确定性有效应对国际局势不确定性的中国,仍将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确定性力量;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仍将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发展性力量。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商爱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和历史创造。回望过去,中华儿女创造了五千多年的璀璨文明;立足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画卷,正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绘就。

要保持历史定力,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历史定力,要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在跌宕起伏的历史发展中,各国文明形态或兴或衰、沉浮起落,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下来的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发展、历久弥新,在代代相守中薪火相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内蕴着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给我们以启迪,也给我们以定力。坚定文化自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才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文化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过,这种罕见的连续性,既来自文明内生的发展动力,也离不开对外的开放与包容。中华文明具有强劲的内生发展动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摆在中国人民面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备受摧残,中华文化面临着何去何从的被动选择。从西学东渐到新文化运动,不甘落后的中国人在苦闷中抗争、彷徨、探索。要解决新问题就需要新文化,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开放包容特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本身就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鲜明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也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是基于中国实践的需要,而要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首先就要解决自身水土不服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即“化中国”,另一方面又因实践发展而不断实现理论自身的创新发展即中国化,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要“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坚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更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继续回答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新;守中华文化之正,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新;守科学社会主义之正,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新;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正,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之新;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正,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新,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守党的初心使命、胸怀天下,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发展。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杨维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把握历史主动和战略主动的创造性法宝,是对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继续成功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引。

在推进“两个结合”的伟大实践中,成功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革命、建设、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境遇、阶段特征和主要矛盾,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施了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根本在于坚持不断推进“两个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发展之“的”,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在推进“两个结合”的伟大实践中,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回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性质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路径问题、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保证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历史与现实证明,只有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解决中国问题中推进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

在推进“两个结合”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创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两个结合”的理论特质贯穿运用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四重维度

张晓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必须牢牢把握四重维度。

从语义维度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的本质内涵。首先是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指向。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包罗万象,但要判定一个人、一个理论、一个组织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其实就两条:第一,是不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全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凝结和体现;第二,是不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立场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这两条既内含了马克思主义全部的内容和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其次是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这个问题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习惯、政治习惯和社会习惯的总和;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即经过扬弃而符合时代发展的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无不与马克思主义坚持的人民观、生态观等有着多层次的理念重叠,这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文化基因契合的基础。

从内容维度探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融会互通。一是在认识论上共有饱含哲理的辩证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处渗透着辩证智慧,吸收黑格尔辩证法内核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也是博大精深,二者的旨趣都在于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二是在方法论上共存知行合一的思想共识。马克思批判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并提出新的实践观颠覆了欧洲旧哲学传统,而知行合一的实践理念始终是中华民族一直所坚持的处事态度,并产生了务实笃行的民族性格和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二者都使思想理论与人的具体实际相互关联,实现了知与行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统一。三是在价值论上共含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和个体寓于整体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未来社会都有过深入的思考,二者对人类未来的最终理想状态的描述虽然表达的话语范式有所不同,但蕴含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表达了对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向往。

从历史维度厘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脉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最大程度上的社会动员,让更多的群众突破思想束缚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洗礼升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重新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内涵,明确提出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从政治上和思想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重要原则,创造性地赋予了“小康社会”新的含义,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也多次论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化问题,赋予了中华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一重要理念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现实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意蕴。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了文化沃土,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也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既赓续民族的精神血脉,又吸收人类精神的精华,坚持在继承中创造性转化,在实践中创新性发展,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作者系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

龙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深入涵养文化守正的正气,深度激发文化创新的锐气,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深刻把握文化建设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在新的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有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一方面,正气是做好守正的底气,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坚持守正创新的正气,就是要在守正问题上始终清醒理性、坚定不移。另一方面,锐气是敢于创新的动力,有锐气才能做到敢为天下先,才能做到“锐意进取”。高扬守正创新的锐气,就是要在创新问题上始终坚韧不拔、一往无前。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深入涵养文化守正的“正气”,深度激发文化创新的“锐气”。

深入涵养文化守正的正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就是我们要守的“正”,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也是建立在中华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我们“守正”的“正气”。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守好并弘扬文化建设的正气。一要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深刻认识到“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二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自觉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三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文化自信自强落在实处。

深度激发文化创新的锐气。事业越伟大,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把准方向,越需要开拓进取。守正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文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创新需要勇气,为了克服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必须保持克服一切困难的锐气。一要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我们要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二要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开辟新境。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勇于推进改革创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三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求变、求新、求进,在新的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把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弘扬起来,不断谱写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当代华章。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